門徒(二十19-23)和多馬(二十24-29)顯現。
==========
復活的主
The Death of Jesus
Joh 19:28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Joh 19:29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Joh 19:30 耶穌嘗(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
Jesus' Side Is Pierced
Joh 19:31 猶太人因這日是預備日,又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免得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Joh 19:32 於是兵丁來,把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都打斷了。
Joh 19:33 只是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
Joh 19:34 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Joh 19:35 看見這事的那人就作見證,他的見證也是真的,並且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叫你們也可以信。
Joh 19:36 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Joh 19:37 經上又有一句說:「他們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Jesus Is Buried
Joh 19:38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
Joh 19:39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
Joh 19:40 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Joh 19:41 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
Joh 19:42 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
==========
空墳(二十1-10)。
Joh 20: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blepo石頭從墳墓挪開了,
Joh 20:2 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裡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那裡。」
Joh 20:3 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
Joh 20:4 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墳墓,
Joh 20:5 低頭往裡看blepo,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
Joh 20:6 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裡去,就看見theoreo細麻布還放在那裡,
Joh 20:7 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
Joh 20:8 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eidos就信了。
Joh 20:9 (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
Joh 20:10 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
復活的主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二十11-18)、
Jesus Appears to Mary Magdalene
Joh 20:11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
Joh 20:12 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
Joh 20:13 天使對他說:「婦人,你為什麼哭?」他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裡。」
Joh 20:14 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theoreo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
Joh 20:15 耶穌問他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裡,我便去取他。」
Joh 20:16 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Joh 20:17 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Joh 20:18 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hora了主。」他又將主對他說的這話告訴他們。
========
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
Jesus Appears to the Disciples
Joh 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Joh 20:20 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eido主,就喜樂了。
Joh 20:21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Joh 20:22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
Joh 20:23 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復活的主向門徒多馬顯現
Jesus and Thomas
Joh 20:24 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twin)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Joh 20:25 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eido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Joh 20:26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Joh 20:27 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Joh 20:28 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
Joh 20:29 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hora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eido就信的有福了。」
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Joh 20:30 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
Joh 20:31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
EUREKA
阿基米德Αρχιμήδης,前287—212年,出生在希臘西西里島東南端的敘拉古城Siracusa。
在當時古希臘的輝煌文化已經逐漸衰退,經濟、文化中心逐漸轉移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但是另一方面,義大利半島上新興的羅馬帝國,也正不斷的擴張勢力;
北非也有新的國家迦太基興起。
阿基米德就是生長在這種新舊勢力交替的時代,而敘拉古城也就成為許多勢力的角力場所。
在經過許多年的求學歷程後,阿基米德回到故鄉—敘拉古。
據說敘拉古的國王—海維隆二世赫農王King Hieron與阿基米德的父親是朋友,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國王與他們是親戚關係。
總之,回國後的阿基米德很受國王的禮遇,經常出入宮廷,並常與國王、大臣們閒話家常或是暢談國事。
阿基米德在這種優裕的環境下,作了好幾十年的研究工作,
並在數學、力學、機械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發現與成就,成為上古時代歐洲最有創建的科學家。
真假皇冠 一試便知:
這個難題讓阿基米德回家苦思了幾天,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
原來國王請金匠用純金打造了一頂王冠,做好了以後,國王懷疑金匠不老實,
可能造假摻了「銀」在裡面,但是又不能把王冠毀壞來鑑定。
怎樣才能檢驗王冠是不是純金的呢?哇!這可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阿基米德想的好久,一直沒有好方法。
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時候發現,當他坐進浴盆裡時有許多水溢出來,這使得他想到:
「溢出來的水的體積正好應該等於他身體的體積,所以只要拿與王冠等重量的金子,
放到水裡,測出它的體積,看看它的體積是否與王冠的體積相同,如果王冠體積更大,
嘿嘿嘿!表示其中造了假,摻了銀。」
阿基米德想到這裡,不禁高興的從浴盆跳了出來,光著身體就跑了出去,
還邊跑邊喊「尤里卡!尤里卡!(希臘話:發現了)」
同學們可別小看這句話,現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發明博覽會就是以「尤里卡」命名的。
果然經過證明之後,王冠中確實含有其他雜質,
阿基米德成功的揭穿了金匠的詭計,國王對他當然是更加的信服了。
後來阿基米德將這個發現進一步總結出浮力理論,
並寫在他的《浮體論》著作裡,也就是我們國中時會學到的:
物體在流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流體的重量。
阿基米德為流體靜力學建立了基本的原理。
=====
谈论一个人的改变,这个人就是多马,他是基督十二使徒之一。
在说多马以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主耶稣在他复活以后向门徒的显现。
在复活节星期天的早上,妇女们过来想用香膏来膏耶稣的尸体。
她们发现石头已经被人移开,其中的一位——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即跑回去告诉耶稣的门徒。
其他妇女走进坟墓,天使告诉她们耶稣已经复活,他活着!
耶稣的两个门徒彼得和约翰也来到坟墓旁,发现坟墓是空的。
接着,抹大拉的马利亚再次过来,她是第一个看到耶稣复活的人,但是门徒们不相信她的见证。
稍后,两位耶稣的门徒前往一个叫以马忤斯的村庄。
一个陌生人与他们同行,他根据圣经向他们解释耶稣为什么必须受难、受死。
当他们抵达以马忤斯的家时,他们认出了那陌生人就是耶稣。
耶稣消失了,他们跑回了耶路撒冷。
当复活的耶稣第一次向门徒显现时,一个叫多马的人当时不在场,
当他们告诉他已经见到耶稣时,他不相信,
并且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就是因为这句名言,他此后便被称为多疑的多马。
他质疑的到底是什么呢?
多马所质疑的,首先是门徒的见证!
多马相信他自己,相信他的常识,相信他的经验,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的验证。
当时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因为无法面对耶稣死亡的残酷事实,已经陷入绝望和伤痛之中。
多马认为自己的信仰基础被连根拔起,失去信靠的缘由。
耶稣已经死了,他到底是谁呢?他岂不是与千万人一样,已经死了吗?
多马心中密布乌云,充满黑暗,没有一点亮光和一丝盼望。
我们都要知道,如果一个人失去希望,那么一切都结束了。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40天不吃东西,3天不喝水,8分钟不呼吸,但是不能一秒钟没有希望。”
还有人说:“如果监狱里的囚犯没有了盼望,很快就会自杀。但是只要还有一丝盼望,就能叫这人继续存活下去。”
门徒们告诉多马,他们已经看见主了,
多马以“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来回应,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这是针对门徒们的,他们说看见了,但多马不信他们所讲的,
他认为他们所讲的完全不真实,他要自己去验证,否则什么都不相信。
另一面,对于主真的复活这回事,多马也不理解,想不通。
他知道耶稣已经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虽然先是妇女说她们看见耶稣,接着其他人都说看到复活的耶稣,但是从生理的观点来看,耶稣已经确确实实死了。
罗马人已经宣告耶稣死了,连死亡证明都开出来了。他也知道耶稣被埋葬了。
多马的头脑很难相信耶稣基督能复活,理性和知识都通不过,医学常识也说不可能,因而多马不信。
其实,门徒们都是多疑的多马,多马不过什么是我们当中把怀疑清楚表达出来的一位。
其他门徒在亲眼目睹耶稣复活之前,他们与多马一样,怀疑耶稣的复活。
抹大拉的马利亚以为耶稣的尸体被人挪走,彼得也不信,约翰?
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门徒也不信,其他门徒也都是见了复活的主后才信的。
那些门徒在那里呢?他们不也是躲藏起来,充满了恐惧吗?
经文说:“那日就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
那些门徒虽然已经听到耶稣复活的信息,但是仍旧未信或半信半疑,他们忘记了主的应许,与多马一样全凭感觉,凭眼见。
怀疑必然产生恐惧,在恐惧中,人一定会惊慌。
当我们责备多马的怀疑,也要拿镜子来照照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是全凭感觉,眼见,也会怀疑。
我们都监察一下自己,有没有人信了耶稣以后,就不再怀疑耶稣呢?
其实,扪心自问,我们都跟多马一样。
当我们凭感觉,凭眼见,忘记主的应许的时候,我们也是多疑的多马。
既然我们都会怀疑,怎么办呢?在疑惑中灭亡吗?天天生活在恐惧战兢中吗?
我们的神是体恤的神,也是大能的神,他要做一件奇事,要将怀疑转为相信,
首先让我们看看神如何将这位最具代表性的怀疑者成为相信者的。
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画家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油画,《圣多马的怀疑》。
看到这幅油画之后,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那位不相信耶稣复活的多马,用手摸耶稣的肋旁。
他弯腰皱眉,凝神专注看着,手指几乎整个伸进耶稣的伤口中。
这个在怀疑中探究的多马也是我,也是大家,这幅画把我们心里的犹豫,多疑在阳光下晒,被晒得感觉有些让人难过。
但是,耶稣让人得安慰,
他抓住这个坚持除非亲眼看见钉痕,用手探入肋旁伤口,否则绝不相信他复活的人,耶稣用这种方式解除多马的疑惑。
多马的怀疑和耶稣的怜悯直指我们的心,主耶稣没有斥责,没有愤怒,忍耐着多马的怀疑。
多马在耶稣的怜悯下,出于信心,发出告白:“我的主!我的神!”
复活的主知道一切,他知道我们心里的光景;知道我们的软弱、需要、疑惑。
为着要帮助门徒,主复活后向忧伤到极点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
在前往以马忤斯路上向灰心到极点的的2个门徒显现,
又向把门关起来、害怕犹太人、心里忧虑到极点的这些门徒显现,在这里,
我们看到他专门向多疑的多马显现,让多马摸手上的钉痕,探入他的肋旁,以消除他的疑惑。
那位他曾对主的复活“非见不信”的多马完全改变,成为新的,勇敢的多马。
多马后来前往印度传播福音,并且殉道。
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马为名的教会,而且还可找到有关他的不少遗迹。
传说他是被矛刺死的,早期教会用一支矛与一柄木匠曲尺为标志来象征多马的忠心与勇敢。
根據早期基督教歷史學記載,多馬曾到波斯及印度多個地方傳福音,
最後在印度一個城市馬拉巴(Malabar Coast)被長鎗刺死,他的遺體埋葬在Madras附近Mylapore的地方。
多馬曾到過印度傳教有多項歷史證據,他一直被公認是米索疋達米亞和印度的使徒。
公元九世紀,英國(King Alfred of Wessex)特爲聖多馬送捐獻給羅馬及印度。
聖多馬的墓穴至今還在Mylapore的地方。
我们在福音书上看到主耶稣的生平,看到主耶稣的受死,埋葬,复活,
在使徒行传看到门徒的见证,看到早期教会的生活。
我们会不会像多疑的多马呢?会不会说这些都是书上写的,都是其他人的见证,
会不会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呢?
耶稣以温柔和耐心带领多马,也带领我们。
我们每一个属主的儿女都要在信心中经历复活,我们在信心中把握这复活的确据。
我们一个属主的儿女都要如多马一样尝到他的美善,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信心之旅。
有一天,有一个名叫耶书亚的人把他认为世界上最需要的东西开列出一份清单:健康、才能、财富、名声……等等,
他以此征求他人的意见。一次,他父亲的一位朋友看了这张清单,就告诉他:
“你所写的这些东西,确实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其中缺少了一个要素,如果没有这个要素,
你所列的所有的东西都会成为你极大的重担。”耶书亚很有兴趣,迫切地问到,缺少了什么?
那人拿起笔来,把这些项目一笔划掉,写下:“心中的平安”。并且告诉他:
“这是你唯一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心中的平安,你所列的这些就不是福,而是祸。”
心中的平安是我们每一个属主的儿女必然会经历的,这平安来自罪得赦免,与神和好,
当我们有罪得赦免的确据时,我们心中经历到这平安,我们会如同多马一样,说:“我的主!我的神!”
我们在约翰福音14:27中看到,耶稣把这样的应许留给早期的门徒,也给我们。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
我所赐的,不象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圣灵把我们的心带到空十字架和空坟墓那里,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复活的耶稣,
十字架告诉我们,耶稣为我们被钉,为我们舍命流血,死在十架上,为我们担当一切罪债,他被埋葬了。
十字架是空的,坟墓是空的, 因从死里复活,耶稣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也让我们确定,我们得罪的确被赦免了,我们的救恩是确定的,是我们完全可以笃定的。
当我们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当我们遭受困苦的时候,当我们的弟兄姐妹遭遇身体的疾病的时候,
圣灵告诉我们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得胜掌死权的魔鬼、胜过阴间的权势。
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但我们知道复活的主耶稣与我们在一起,复活之主手里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掌管着未来。
我们的主爱我们,陪伴着我们,这就是心里的平安,
我们一次次在信心中看到空坟墓,就一次次让我们经历了复活的大能,一次次品尝到心里的平安,
也一次次消除心里的疑惑,我们的信心也一次次再增强,慢慢从“怀疑的多马”到“相信的多马”,
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不再惧怕死亡,坟墓关不住我们的主,也一样关不住我们。
信心让我们享受神的祝福,让我们有平安的心。一个连死亡都不惧怕的人,还会怕什么呢?
信心使我们有力量,在今生活得更丰盛,也把我们带入与复活之主同住的永远生命中。
==========
1.被選:可3:13-19
2.膽怯:約11:8-16
3.遲鈍:約14:1-7
4.多疑:約20:24-25
5.驚嘆:約20:26-29
6.充滿:徒01:12-14
==========
希伯來書11章裡所列出的「信心英雄榜」,有那些人物呢?
我們看到有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撒拉、 以撒、雅各、約瑟、摩西、約書亞、喇合、
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
這些都是古人,是一群認識神的人。
他們不曾用過「信心」這個 詞,因為他們的「信心」就顯明在他們的生活行為上;
他們都是與神同行的人──事奉祂、敬畏祂、順從祂並緊緊跟隨祂。
信心就是與神同行,我們要像這些信心的 偉人一樣,神的話必須成為人生每一方面的指引。
今天,我們卻把信心視作一份財物,把它很安全地存放在心靈櫥櫃的某個角落,
在有需要時才除去灰塵而把它拿出來,然後加以展示。
但聖經上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11:1~3)
這些古人並不是把信心堆放在某處,他們乃是天天穿上信心的衣服。
信心像是他們每日所呼吸的空氣一樣,是那麼地平常。
現在,世人卻把宗教當作一門學科或是偶爾履行一下的義務,並且說禮拜天是為宗教所定的日子。
然而,看看這些信心偉人,他們與神有著密切的關係,天天與神同行。
我們當像古時的信心英雄一樣,對神要有完全的信靠。
信心,不是科學的意見。
人們總是說﹕「當我看見,我就會信。」不,他們不會。他們不能。
你只可以對那些看不見的事相信,或是有信心。
你看見的事實,不是要去相信的。
如果你可以去證明,信心就沒有用。
沒有人相信2加2等於4。他們知道。
但是神想要信心。
「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悅。」(來11﹕6)
耶穌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有福了。」(約20﹕29)
信心是通往神祝福的道路,在你量度之前不去相信,並非「聰明」的做法。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指出的。
他熟悉希臘的思想家,就是那發現數學的準確性的。
結果可以從數字推算而來,而他們想像那對所有事物都一樣可以,包括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目的,以及神自己。
時至今日,這些古代的哲學家以不干事的話轉移思想者的心。
保羅知道發生什麼事,他告訴哥林多學習思想的人說﹕「世界藉智慧不能認識神」。(林前1﹕21)
信心是基於信人關係的,不是數學的公式。
==========
阿基米德經常為了研究而廢寢忘食,走進他的住處, 隨處可見數字和方程式,
地上則是畫滿了各式各樣的圖形,牆上與桌上也無法倖免,都成了他的計算板,由此可知他旺盛的研究精神。
國王也知道阿基米德驚人的研究精神,於是他出了一個難題給阿基米德去解決。
阿基米德可能使用了浮力的原理來判斷黃金王冠的密度是否小於等同質量的純金塊。
阿基米德浮體原理 真假皇冠 一試便知 這個難題讓阿基米德回家苦思了幾天,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
原來國王請金匠用純金打造了一頂純金王冠,做好了以後,國王懷疑金匠不老實,可能造假摻了「銀」在裡面,
但是又不能把王冠毀壞來鑑定。怎樣才能檢驗王冠是不是純金的呢?
阿基米德想了好久,一直沒有好方法。
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時候發現,當他坐在浴盆裡時水位上升了,
這使得他想到了: 「上升了的水位正好應該等於王冠的體積, 所以只要拿與王冠等重量的金子,放到水裡,
測出它的體積,看看它的體積是否與王冠的體積相同, 如果王冠體積更大,這就表示其中造了假,摻了銀。」
阿基米德想到這裡,不禁高興的從浴盆跳了出來,光著身體就跑了出去, 還邊跑邊喊「尤里卡!尤里卡!」
(尤里卡εύρηκα 希:「我發現了!」)。
果然經過證明之後,王冠中確實含有其他雜質,阿基米德成功的揭穿了金匠的詭計,國王對他當然是更加的信服了。
現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發明博覽會就是以「尤里卡」命名的
(但實際上,因為王冠至少有頭那麼大,所用的容器也必然比王冠大,
而金匠摻銀的前提是不會使王冠顏色發生顯著改變,所以也不會摻太多銀,
王冠比金塊多出的體積也不會太多, 所以即使王冠比金塊多出的體積使水面上升,也不會十分顯著,
以阿基米德時代的測量技術,很難比較出王冠與金塊的體積差異, 即使有差異,也不能排除是實驗中誤差所致,
一個更可能的方案是:阿基米德把王冠與金塊放在天平兩頭,將天平置於有水的浴缸中,哪端更輕,則哪端體積更大。
最終發現王冠體積更大)
後來阿基米德將這個發現進一步總結出浮力理論,並寫在他的《浮體論》著作裡, 也就是:
物體在浮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浮體的重量。
阿基米德為浮體定律建立了基本的原理。
==========
The word used in Greek for saw means understood.
and it is not an "Oh, I get it now" understood. It's instead a "Holy cow, eureka, why didn't I get this before, jaw-dropping realization" understood.
In the burial clothes, all became clear to John.
All that Jesus had told him about the resurrection became clear to him. Because of this very moment John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irst Believer" in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 Jesus.
In the synoptic Gospels, the writers say that Jesus was buried in a linen cloth.
John very specifically points out that it was actually strips of linen that were used.
It's very similar to the wrapping of an Egyptian mummy.
This contributed even more to John's instant understanding.
Let's take that balloon and wrap it in strips of cloth and then let it deflate.
What would remain would be very different than if the balloon had burst!
==========
blepo:G991
A primary verb;
to look at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 behold, beware, lie, look (on, to), perceive, regard, see, sight, take heed. Compare G3700.
theoreo:G2334
From a derivative of G2300 (perhaps by adverb of G3708);
to be a spectator of, that is, discern, (literally, figuratively [experience] or intensively [acknowledge]): - behold, consider, look on, perceive, see. Compare G3700.
eidos:G1491
From G1492; a view, that is, form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 appearance, fashion, shape, sight.
eidō:G1492
A primary verb; used only in certain past tenses,
the others being borrowed from the equivalent, G3700 and G3708;
properly to see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by implication (in the perfect only) to know:
- be aware, behold, X can (+ not tell), consider, (have) known (-ledge),
look (on), perceive, see, be sure, tell, understand, wist, wot.
Compare G3700.
horaō:G3708
hor-ah'-o
Properly to stare at (compare G3700),
that is, (by implication) to discern clearly (physically or mentally);
by extension to attend to;
by Hebraism to experience;
passively to appear: - behold, perceive, see, take heed.
optanomai optomai:G3700
op-tan'-om-ahee, op'-tom-ahee
The first a (middle voice) prolonged form of the second (primary)
which is used for it in certain tenses;
and both as alternates of G3708;
to gaze (that is, with wide open eyes, as at something remarkable;
and thus differing from G991, which denotes simply voluntary observation;
from G1492, which expresses merely mechanical, passive or casual vision;
while G2300, and still more emphatically its intensive G2334,
signifies an earnest but more continued inspection;
G4648 a watching from a distance): - appear, look, see, shew self.
==========
==========
主題:耶穌復活和顯現 鑰節:二十章十七, 二十一,二十二節
事實大要:
一、馬利亞與兩個門徒探空墳(1-10)
1、馬利亞探墳墓(1-2)
見石頭挪開,跑去告訴西門彼得與約翰。
2、兩個門徙跑去看空墳(3-10)
約翰先見到細麻布,未進去;(1)彼得進去見頭巾及細麻布存放在那里;(2)門 徙不知耶穌已復活,兩面門徒回自己住處。
二、天使及耶穌向馬利亞顯現(11-18)
1、天使向馬利亞顯現(11-13)
馬利亞在墓外哭泣;兩位天使向她顯現;馬利亞與天使對話。
2、耶穌向馬利亞顯現(14-18)
看見耶穌,以為是看園子的人,耶穌叫她的名字,才知道是主。并說不要摸祂,要 先去見父,叫她轉告門徒祂要先到父那里。
三、初次向門徒顯現(19-23)
1、在門徒所住地方顯現(19-20)
一賜門徒平安,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
2、差派門徒及賜聖靈(21-23)
第二次賜平安,差派門徒,向門徒吹气,賜聖靈,賜赦罪權柄。
四、向多馬顯現(24-29)
1、多馬疑惑(24-25)
不信門徒們的見證。
2、耶穌第二次向門徒顯現(26-29)
第二次賜平安,讓多馬摸手及探肋旁,多馬稱耶穌為主、為神。未看見才信的人有 福
五、總結(30-31)
許多神跡未記載;記神跡為叫人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儿子,信祂的人得生命。
分段注釋:
一、馬利亞與兩位門徒探空墳(1-10)
靈意重點:空墳墓的見證;不明白 聖經,不知耶穌必要復活。
初信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 利亞來到墳墓那里,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1節)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里。」 這位特別蒙了赦免的罪人,是一位心靈完全奉獻給她救主的姐妹。在天剛放曉,安 息日的禁令方才解除的時候,就首先來到墓前要看望主的身體。在過去她曾用油膏 過主的腳,現在她特來膏耶穌行殯葬之禮,以表明她敬愛的心意(路7:36-50;約 12:1-8;可16:1)。
耶穌釘十字架前,膏耶穌的馬利亞,是一位愛主及明白 主旨意的姐妹。耶穌復活後第一次顯現的,也是一位愛主的姐妹,這是兩位愛主姐 妹共同的特點。
馬利亞之所以首先遇見復活的主,乃因她是一位特別蒙神赦免 的罪人,她曾用香膏膏耶穌,她比別人更早到耶穌墓前。這就是她特別蒙福的原因。
2、「因為他們當時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由死里 復活。」
在當時他們還不知道,將詩篇上的話「你必不將我的靈 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坏」(詩16:10),應用在主的身上;再過几個 禮拜,彼得就學會了(2:27)。所以都同樣覺著沒有在墓前逗留的必要了,「於是 兩位門徒各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他們之所以不明白聖經,是因保惠師還沒有來到,所以, 憑天然的經歷和智慧,是不能明白聖經。
一般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 利亞來到墳墓那里,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1節)
天時還黑,地處墳間,因著基督的吸引,令一弱小女子 如馬利亞者,竟然也敢前去。是的,榮美可愛的耶穌,是遠超過一切黑暗和死亡的; 所以凡受祂吸引的人,也能同樣無懼於黑暗和猶太人死亡的權勢,而勇往直前。因 為,耶穌的墳墓,是有猶太人祭司長的差役和羅馬兵丁在看守(太27:62-66)。
2、「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 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里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那里。」(2節)
馬利亞和兩位門徒之所以看見空墳墓,就相信有人把耶 穌身體挪了去(8節),主要是他們不明白聖經所說,耶穌必要復活。因此,凡屬靈 的事情我們不能憑外面現象,靠自己天然的理智來判斷,若憑外面現象,靠自己天 然的理智來判斷,將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還有,我們若沒有屬靈的經歷,憑著聖經就可以相信, 但是在說明及解釋屬靈經歷時,或許有許多瑕疵和錯解。耶穌對尼哥底母說,祂所 說的永生是祂知道(經歷)的(約3:11)。
3、「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里去,就看見細麻布 還放在那里。」(6節)
在路加福音天使對婦女們說:「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 呢?他不在這里已經復活了」(路24:3-7),墳墓是放死人的地方,不可能找到活 人,這是說到我們不能在世人(屬靈的死人)中找到耶穌,也不能在沒有耶穌同在 的地方,如沒有神同在的聚會及信徒中找到耶穌(太22:32)。
二、天使及耶穌向馬利亞顯現(11-18)
靈意重點:復活的主向她顯現,復 活的啟示和使命。
初信
1、「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馬利亞卻站在 墳墓外哭。」(10-11)
彼得和約翰沒有主,可以回自己的地方去;馬利亞卻不 能回去,因為沒有主,她的心就碎了!就是這樣一顆熱切愛主的心,使主不能不將 頭一次的顯現賞賜給她。
對於愛主,常與主同在的馬利亞,失去一切(詩42:1-3), 因此,每位信徒,他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遇見復活的主,并一直與主同在。一位 真正遇見主的人,若不小心或因失敗失去主的同在,必迫切地尋找,直到找著,如 雅歌中的女子(歌5:8)。
2、「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在那里,我便去取祂。」 (15節)
馬利亞沒有想到,一個死人的尸體有多臭(因為已經過 了三天)、多重、多可怕,竟然要去取祂,這乃是愛的能力所促使。是的,親愛的 弟兄姐妹,在愛里無論做什么都不會覺得難。若是我們覺得跟從主是一件難為的事, 這無非證明了我們愛主的心不夠了!
3、「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祂 說,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16節)
馬利亞听見主耶穌叫她的名字,她就認識是夫子在叫她。 她就從痛哭中轉為歡喜,這是說,當我們在患難中,只要听見主的聲音,必得安慰。 每一位蒙召、重生的信徒都是主的羊必熟悉主,當主呼叫他名字時,他必認得,不 但不害怕,反而高興(約14:4-5)。
4、「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昇上去見我的父。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訴他們說,我要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神。」(17節)
因著耶穌的復活,使我們得祂生命,成為神的儿女(約 1:12),因此祂的神就成了我們的神,祂的父就成了我們的父,祂也稱我們作「弟 兄」(來2:11;約17)。哦,祂是何等降卑,直到與我們同等,這是何等奇妙又有 福的關系!
主耶穌還未復活前,他在地上是門徒的夫子(教師), 教導他們認識神,是門徒生命的光和糧。但祂復活、昇天後,祂就成為門徒的弟兄 及長兄(羅8:29)。
一般
1、「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么哭,你找誰呢。馬利亞 以為是看園的,就對祂說,先生,若是你把祂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在那里, 我便去取祂。」(15節)
耶穌第一次問馬利亞的時候,馬利亞不認識祂就是主, 是因她被懮傷的眼淚和無知所困住,以致不能分辨這就是所听過的聲音。其實,我 們在任何困境中,復活的耶穌都是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不要象她被苦難的環境困 住,而看不見主耶穌。還有馬利亞雖然熱心愛主,卻因缺少復活基督的啟示,竟然 當面見主而不認識(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但經主耶穌的一聲呼喚,「馬利亞!」 點醒了在迷蒙中的她,使她認識了復活的耶穌──「拉波尼」(16節),哦,所有 在糊涂熱心中的基督徒,也何等需要復活基督的啟示!
2、「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昇上去見我的父。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訴他們說,我要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神。」(17節)
耶穌對她說「不要摸我」,她所必須學習的,就是在不 能撫摸主的雙足,不再听見主的聲音的時候,依然能信主,愛主而事奉主。她所應 當把握住的,不是那住在肉體的帳幕之中,受著血肉之體的束縛和限制的主,乃是 那與父完全合而為一的主。按今天信徒的經歷,我們也需要脫离外在感覺上的同在, 進到內心深處的同在;即由外院進到聖所及至聖所。
所以主將祂最後一次顯現的意義,就是我們所謂救主昇 天,或說主將形體的存在完全收回的意義,告訴了馬利亞。主的昇天結束了,祂與 門徒之間第一個階段的往來形式也隨之結束了。因此,可以說是與他們分离。但是 在更深奧的意義上說,這卻是主與門徒之間,更豐美的契合的開端。當祂在世行道 的時候,只有那身體與祂同在的人能夠與祂交談。祂若在加利利,耶路撒冷的人就 不能見祂;祂若在耶路撒冷就不能在加利利找到祂。
然而在祂昇天,就是祂與天父完全合一之後;我們在什 么地方與神同在,也就在什么地方與耶穌同在;神既是無所不在,我們就可以隨處 與神同在,隨時與主同在了。祂既是「在天上」,所以祂能夠處處與我們同在。這 就是十四章耶穌所說父家的住處(約14:1)。
我們的篤誠信仰,不應該將我們束縛在空虛的墳墓之上, 應該將我們心靈提到天上去,好叫我們也「在心思意念上昇到那里,而且時常與祂 同住」;更應該差我們進入世界,實行祂的旨意。這不是兩件事,乃是一件事。 (湯普威廉)(弗2:6西3:2)
3、「因我沒有昇上去見我的父。」(17節)
祂真正往父那里去的時候,是祂在十字架上成了仁愛之 道的時候,「成了」。但是在短期之內,主卻故意將自己束縛在形體的限制之內, 以便藉著祂復活的身體顯現,并差遣他們去收胜利的果實。祂「往父那里去」的程 式,「還沒有」完成,祂往父那里去,是祂現世生活靈性和工作的絕頂造詣,是門 徒們奉祂的名而行异能的能力之源(14:12)。無論是為了使我們對祂的愛心得以 完全,或是為了使祂的大能,得以充分的運行在我們里面(弗4:8-16)(湯普威廉), 我們所必須把握住的,不是按著肉體認識在猶太地的主耶穌(林後5:16),而是那 坐在神右邊,并藉著聖靈運行在我們內心的主耶穌基督。
4、「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訴他們說我要昇上去,見 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17節)
主耶穌復活後,祂與門徒們就開始了一個新的關系。馬 利亞奉了差遣把將要成就的事告訴門徒;她所要傳達的消息,其字句之間所表示的 是主與門徒的團契,而不是分离。「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對於門徒說,這是個 新稱呼。其理由是因為,在主心里祂的父也是我們的父──這稱呼是在主復活以後 最顯明的說法(參閱馬太28:10)。在那里,這稱呼是用在吩咐門徒等候主昇天的 命令中。「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我要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神。」
這命令立刻就被接受了。這一位蒙了赦免的罪人,成了 基督的專使,去向使徒們報告她的主,也就是他們的主,已經復活了。「抹大拉的 馬利亞就去,告訴們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她又將主對她說的話告訴他們」 (18節)。
因此──每位遇見復活耶穌的信徒,必在靈里與耶穌有 「弟兄」的情誼及交往。每一位元蒙恩的人,都會被主差遣向別人傳達主的資訊, 而且每次新的經歷,都會有新的使命,如同以賽亞一樣(賽6:5-8)。
三、初次向門徒顯現及差遣,賜聖靈。(19-23)
靈意重點:復活的主賜平安,喜樂, 使命及權柄。
初信
1、「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 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愿你們平安」。(19節)
復活的耶穌基督,是超越一切限制的。門雖然關了,并 不能把祂關在外面;祂若要來顯現,什么都不能阻擋祂!敞開的人祂能施恩,關閉 的人祂也照樣施恩。所以我們無需用人工的方法,叫人努力敞開;只要讓復活的耶 穌基督在此彰顯,就能沖開一切的關閉。祂所賜的「平安」也是不能奪去的平安 (14:27;16:22腓4:7)。
2、「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 就喜樂了。」(20節)
「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20節)這里說出真實喜 樂的原因。門徒閉門聚集,里頭滿了懼怕,但主一顯現,他們就喜樂了。是的,我 們今日無論遭遇何种痛苦艱難,只要主來一顯,也立時喜樂。
復活基督的顯現,帶來豐滿的祝福:(1)平安── 「愿你們平安」,(2)喜樂──「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3)主的差遣── 「我也照樣差遣你們」,(4)屬天的權柄──「你們赦免就赦免了,留下就留下了」, (5)消除因物質觀念而有的疑惑──「我非看見,探入總不信」,帶進屬靈超脫的 認識──「沒有看見就信」,(6)哀心折服的敬拜──「我的主,我的神」。
3、「耶穌又對他們說原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 我也照樣差遣你們。」(21節)
二十節耶穌「問安」中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證明祂 為他們釘十字架,乃是為他們贖罪,可說是「赦罪中的問安」。第二次是另一种新 的意義。
第二次主又重新向他們問安,并進而將使徒的使命賜給 了他們;同時并指明了今後祂與門徒之間的團契,所必須采取的新方式。「愿你們 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中保的地位又顯出來了;父…子… 子…使徒。我們是要與主共同擔任這奉遣的職務;但在人類中卻永不會有能夠與主 分庭抗禮、完全平等的人物;因為祂是直接的受於天父,而不接受於任何居間的媒 介,我們卻是因著祂而蒙父差遣的。因此,第二次「問安」,可稱為「差派的問安」。
4、「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气,說:你們受聖靈」。 (22節)
在十四章中說到真理的聖靈保惠師,要永遠與門徒同在, 也要在他們里面(14:16-17),主要的目的是為賜生命,使他們與父子合一,有生 命的聯合(14:20)。
在這里所賜的聖靈是聖洁的靈,為預備他們執行天國的 使命,特別是對蒙召的使徒們。聖靈賜下來的基本宗旨,原是叫我們為基督作見證。 我們若不注意聖靈的宗旨,就不必希望得著這恩賜。一個失去了宣教興趣的教會, 就不能成為(也沒有資格希望成為)一個「屬靈的」教會。「為基督作見證」,是 全體信徒的職責,是在個人崗位上,為主作在第十五章向我們指出的愛的見證(約 15:16──17)。
一般
1、「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 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愿你們平安。」(19節)
這里主所賜的「平安」,是復活境界里的平安,即「我 們平安」(約14:27),是指祂與父同在的平安,也告訴我們,唯有保惠師同在及 內住的經歷,我們才能遇見復活的主(14:16-20)。
2、「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 見主,就喜樂了。」(20節)
門徒遇見復活的主就喜樂了,基督徒靈里的喜樂是在於 遇見復活的主,听見祂赦免、安慰及差遣的喜樂。靈里的喜樂不只是情緒上的激動, 與世人魂里的激動不同,這些都是沒有屬靈的果效,由此可分辨出來。
每一次遇見復活的主,都必有新的喜樂和新的屬靈更新 經歷,如本章二十六章至二十八節及二十一章的經歷。
每一次遇見──復活的主,必更新在聖靈里的平安和喜 樂,及跟隨主的經歷,假若這不是我們的經歷,必是在這條路上停頓下來了,因為 箴言說,「義人的路,如同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4:18)。
3、「耶穌又對他們說,愿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 我也照樣差遣你們。」(21節)
天父借著差遣聖子,降世為救主而發動的神聖使命,竟 放在了我們的肩頭,靠著我們去繼續推動了。我們是基督身上的肢體,祂要靠著我 們完成祂的宗旨。關於復活的主所賜給門徒的任命,所有的記載在內容上都是完全 一致;他們是要去為祂作見證(路24:47-48;1:8)、宣傳福音(可16:15)、使 天下万民作門徒(太28:19)、繼續道成肉身的使命(約20:21)。為了完成這個 宗旨,門徒們可以常有主與他們同在(太28:20)及聖靈的大能(徒1:8;路24: 49;約20:21)。
主給每個信徒都有這個使命,只是他們的工場,是在各 人生活及工作崗位,與奉差出去的工人不同。
4、「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气,說你們受聖靈。」 (22節)
門徒受聖靈是進入新的關系和使命中,首先是他們得著 耶穌聖洁的靈。往日的團契生活曾經一度恢復,但這只是叫那更密切的新團契,有 机會來將它代替。這新的團契是永無間斷的,主將自己的生气輸入在他們里面;借 著雙關的語句所描寫出來的外表的行動,指明從今以後,主自己的靈性能力就要運 行在他們中間了。「你們受聖靈」這恩賜本來是白白的施予,不過也可能被人拒絕; 接受是一件真實的行動。主現在應驗了施洗約翰關於祂的預言(1:33);祂不是用 滌垢去污的水為門徒施洗,乃是用聖靈──完全服從神之聖洁生活所發出來的能力。
「你們受聖靈」,這里「聖靈」二字,原文上沒有指定 冠詞。意思就是說所受的聖洁之靈,并非三位一體的真神之中的一位,只是由祂而 來的力量與能力而已。本書中曾說過「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 榮耀」(7:39)。現在人子得榮耀之事已經完全了,所以神的靈能可以開始運行在 人間了。這靈能是借著神所表現的大愛,在人類中所起的反應而發生作用的。靈能 最顯著的表現是使人繼耶穌之後,將性命犧牲(湯普威廉)。
5、「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 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23節)
赦罪的權柄是賜給那撇下一切跟從主及得見復活主的人。 當他們領受聖靈後必被聖靈洁淨。主耶穌為人舍命,這樣的犧牲,是(附帶的)有 審判的作用(3:17-19)。「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了;你們留下誰的罪, 誰的罪就留下了。」門徒的團體就是基督的身體,既然藉著基督所吹的气,而充滿 了聖洁之靈能,就能承繼基督的大業而宣布神赦罪的福音。
赦罪的權柄是給了門徒的團體,卻不一定因此給了其中 的任何個人。而且權柄的賜予是聖洁之靈(在團契與心靈之中所有的神聖靈的力量 和能力)的賜予,是不可分离的。這道理是明顯的,基督自己的赦罪和審判的權柄, 傳給了這個屬靈的團契教會。然而教會卻必須藉著它的教友們,履行「受聖靈」的 條件,它才有資格執行這任務(湯普威廉)。
6、向多馬顯現及結語(24-31)
靈意重點:多馬胜過疑惑;那沒有 看見就信的人有福了。
初信
1、「那些門徒就對祂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 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 (25節)
多馬的性格是一位容易怀疑,從前主耶穌要他們再到猶 太去叫醒拉撒路,祂也曾怀疑主的話。這次十位(與他多年的)門徒對祂說「我們 已經看見主」,祂還是不信。律法曾說,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約8:17),祂也不 信。
再者,他堅決不信的態度,說出他不夠謙卑,其實他可 以向他們說,「愿主向我顯現,象你們一樣」就更好了。因此,我們對自己所沒有 經歷的事,不要急於疑惑,反要虛心查考,并向主求問(徒11:1-18)。
2、「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 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們。」(27節)
耶穌向多馬指出手和肋旁要多馬看,是把祂救贖的傷痕 指給他看,因為,這是門徒赦罪的憑据。這是說出,耶穌所賜的赦罪和平安,是由 祂的苦難而來。
另一面,耶穌也要向多馬和門徒說明,祂復活的身體, 是實在有血有肉且帶有傷痕。(路24:36-43),也說出祂具有神的超越,能在靈里, 也能在肉身里出現。
3、「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 書上。」(30節)
約翰本不打算,為主寫一本完全的傳記。門徒們所看見 的主的做為甚多,其中一大部份已經有人記錄下來了(作第四福音的人,對於第二 和第三福音定然是相當熟悉。)。主所做的事,几乎每一件都是「神跡」或「跡象」; 那就是說祂,是祂所指明的靈性真理或能力的表現。從一切值得記錄的作為中,約 翰揀選了本書所記的這几件事,為要叫我們在其中找到祂所已經找到的:「叫你們 可以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我們是要「因祂的名」──因祂所顯出來的性質和品格 ──而得著這生命。我們在祂里面找到這生命;我們須常在祂里面,方能享受這生 命。
也就是說,我們藉著閱讀、默想這些神跡和耶穌藉著這 神跡給我們的教訓,得以他們名里與相交。并藉著靈里的啟示和交通,生命被改變, 而得著屬天的生命(詩119:3)。
一般
1、「那些門徒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 我非看見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25節)
從前探問神跡的法利賽人,遭遇主的拒絕──例如,可 8:11-12──怀疑的多馬,卻得了他所要求的「神跡」。主的待遇何以如此不同呢? 當然是因為法利賽人本來沒有意思相信;如果因為見了「天上的神跡」而相信,他 們也是不得已而相信的人,不會成為忠實的門徒。在另一方面,多馬的怀疑卻是出 於忠心和善意;他是一位絕對忠於的人。「我們也去與祂同死吧!」那句充滿忠義 之气的話(11:16),就是他說的。
復活節的頭一個晚上,當主向十個門徒(也許還有別的 信徒同在)顯現的時候,多馬不曾在場。他們告訴他的時候,他不肯相信。偏重實 際的頭腦,在未得著真憑實据之前,就不肯相信,本是很自然的事。他所用的否定 語气是非常堅決:「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 肋旁,我絕對不相信──或說──絕無使我相信的可能。」這等堅決拒絕輕信的態 度,是代表著一顆急待相信的心靈,其遲疑的動机,只是出於常識的判斷和唯恐誤 入輕信盲從的歧途,
2、「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 的,有福了。」(29節)
「不要再疑惑了,總要相信。」多馬不是一位對他自己 的先生根本不信任的怀疑者,但是因為他執意不肯相信主的新啟示,所以他有走向 疑惑道路的危險。他需要改變方向,向著全備的信心奔走,而不要向著怀疑的目標 前進。
其實耶穌是向他指出,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他過去與主 同行的經歷上,而不在這短暫的顯現上。使他相信的真正原因,卻不在此。正如許 久以前拿但業之信主,不是由於一時眼見之事一樣(1:50);「你以為你是因為看 見了我就信么?」你真以為你的信仰基礎,是在這一段經驗,而情愿與你的主同行 的忠心。(湯普威廉)
3、「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29節)
最幸福的信仰狀態,自然在靈里的證据(弗1:13), 毫無困惑而無需超然的經歷。正象最上乘的信仰,是能夠由基督所顯示出來的神性, 直接地體會到基督在天父里面,天父在基督里面,如果因主所做的事而相信,乃是 等而下之的了(14:11),照樣,最上乘的信仰,也是能夠直接由主的胜過死亡, 而相信祂為神為主,因為我們若住在祂里面,就可以看見祂的榮光:「那沒有看見 就信的有福了。」
彼得寫信給那些,同我們一樣沒有机會,看見過主的基 督徒們說:「你們雖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見祂,卻因信祂,就有說 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我們都沒有新眼見過祂。我們信祂么? 我們愛祂么?我們能夠說,我們「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么?」(湯普威 廉)
4、「但記這些事要叫信耶穌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們信了祂, 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31節)
「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彼得在該撒利亞腓立比 到了這個程度;馬大在拉撒路復活的時候到了這個程度(11:27)。但是,現在這 句話的意思卻是更深奧了。世人已經「將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宣傳 耶穌為主,我們就是宣傳一位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2:8;林後4:5;林前1:23)。 如此我們就當相信神的國──基督的任務就是建立神的國──是藉著耶穌的降生, 受死和復活而建立起來的。我們就當相信祂是神的儿子,在祂里面我們看見了天父。
「因信而得著生命。」這兩件事分不開,「人有了神的 儿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儿子就沒有生命。我將這些事寫給你們信奉神儿子之名的 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壹5:12-13)。生命不是在子中認知父的結果, 乃是它的本身。「認知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知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17:3)(湯普威廉)。
5、「但記這些…全段經文…因祂的名得生命」
31節的話,乃是全書的結論,說出全本約翰福音,就是 記載那一位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奧秘的神子、基督及祂各方面生命豐富的彰顯。這 豐滿基督的啟示,若是給我們看見──「信」了,就是「真理」;若是因我們的看 見而給我們得著了──「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就是「恩典」。正如 約翰在一開頭所說,「道成了肉身,滿了恩典和真理」;「從祂的豐滿里我們都領 受了,并且恩上加恩」(1:14,16)。在此,我們豈不應當同聲歡唱:「哦,祂豐 滿我不能言!但這豐滿我知道;哦,祂甘甜是超凡!但這甘甜我嘗到。」
===================
《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公元二世紀初由多部啟示性經文作者Leucius,根據多馬的親筆書信,
及從南印度的大使,經Edessa及耶路撒冷,到達羅馬所報述的資料寫成。
整部經文要到公元368年由在Salamina的主教伊皮凡尼鳥斯(Epiphanius)收集才告完成。
在《多馬行傳》中,耶穌說:「我是多馬的兄弟」(《多馬行傳》11),
在叙利亞版本的《多馬行傳》中,多馬更被稱爲:「默西亞的雙生子、門徒中的至高者,
分享生命之隱祕的道,接受神的兒子的奧祕。」(《多馬行傳》:39)
據《多馬行傳》的記載,多馬被派到印度傳教,他起初不願意到印度,於是耶穌在晚上向他顯現,叫他不用害怕。
耶穌用了十分巧妙的方法將他送到印度去,這事大約是在公元48至49年,耶穌以二十塊銀幣將他賣給一個商人,
帳單上寫着:「我,耶穌,來自猶太伯利恒,住在猶太的木匠若瑟的兒子,
把僕人多馬賣給根達法魯斯王(Gudnaphar)的商人艾伯利(Aabbnes)。」(《多馬行傳》:2)
根據《多馬行傳》的記載,耶穌更曾與多馬一起在巴基斯坦北面Taxila的地方,
之後更與耶穌及祂的母親一起到達Muree,距Taxila 45哩的地方,
據現今學者的考據,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便是埋葬在Muree這個地方。
到現在,在Muree仍有一個細小的山路通往克什米爾,傳統以來這地方被稱爲"Yusmarg",
意思是耶穌的草場,他們就是經過Yusu-Marg,然後到達克什米爾,這也是阿富汗商人跨越Muree及克什米爾的路線。
------------------
《多馬行傳》描述使徒抽籤前往世界各地,結果多馬被派往印度。
起初多馬拒絕前往印度,理由是認為自己健康情況不佳,不宜長途跋涉。當晚,耶穌向他顯現,說:「多馬,不要害怕,你就去印度傳道吧,因為我的恩典與你同在。」不過多馬仍然執意拒絕,說:「除開印度,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以差我前往。」碰巧在那時候,有一個印度商人阿巴尼斯(Abbanes)來到耶路撒冷,他是奉宮達弗拉斯(Gun-daphorus)王之命前來尋覓一位手藝高超的木匠,帶回印度去。多馬正好是個木匠。耶穌到市集裏找到了阿巴尼斯,問他:「你要買一個木匠嗎?」阿巴尼斯說;「是的。」耶穌說:「我有個奴僕是個木匠,我打算把他賣了。」他指著在遠處的多馬,於是議定價格,把多馬賣了。契約上寫著:「我,耶穌,木匠約瑟之子,承認把我的奴僕多馬賣給你──阿巴尼斯──印度國王宮達弗拉斯的商人。」契約立好之後,耶穌便把多馬找來交給阿巴尼斯。阿巴尼斯問:「他是你的主嗎?」多馬說:「是的。」阿巴尼斯說:「我從他那裏買下你。」多馬沒說甚麼。但第二天清晨,多馬很早起身禱告,禱告後他對耶穌說:「我願意到任何你要我去的地方。主耶穌,願你的旨意成全。」多馬還是原來的老樣子,肯定得慢,順服得慢,然而一旦他順服了,就非常徹底。《多馬行傳》
故事又說到宮達弗拉斯命令多馬建造宮殿,多馬自承可以勝任愉快。於是王給他大批金錢作為購買材料和僱請工人之用。但多馬把錢全部拿去濟貧了,他一直告訴國王宮殿的工程正在進行時,國王甚是懷疑。最後王把多馬找來,問他:「你正在為我蓋宮殿嗎?」多馬答:「是的!」國王問:「甚麼時候我們去看看那工程呢?」多馬說:「你現在是無法看到它的,但等你離世的時候,就會看見。」起先國王十分震怒,多馬的性命真是危在旦夕,但後來國王也信了基督,因此多馬終能把基督教帶進了印度。
多馬在印度的Malabar建立教會,就是現在的Karala。印度南部的多馬教會就是根據他的名字而命名的,今天在當地的基督徒,都自稱他們是多馬的信徒。
=============
人必須相信。相信的意義就是接受,相信不是頭腦同意,也不是人云亦云;相信乃是接受。在原文,相信帶有『信入』(πιατευων εισ)
的意思。換句話說,真正的信心還不是客觀的承認,乃是一主觀的承受。藉著信,我們接受神獨生子到我們裏面來。在神方面,祂的工作乃是分賜;在人方面,他的責任乃是接受。約翰福音第一章說,接受主的,就是信祂名的人,因此信就是接受。相信不是一種理智的認同,相信乃是接受神所分賜的,就如母親餧嬰孩喫奶。在母親一面乃是分賜,在嬰孩一面乃是接受。所有接受神獨生子之分賜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神獨生子的生命,進到人裏面,將人裏面罪惡、死亡、墮落的因素除去,將人性拔高,叫這人不至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這永遠的生命,不是神身外的一件東西,乃是神的自己。因為同書一章四節說,『生命在祂裏頭』,同書十四章六節更說,基督就是生命。因此,得著永遠的生命就是得著神,也就是與神有分,至終『成神』。這就是神對人的經綸,是神在人身上永遠的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