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大乘、小乘,如实而来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乘”,是梵文yana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 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 这佛教派别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成就佛果。 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 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 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 “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 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 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 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 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 “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 为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 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 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 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 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 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 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 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 “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 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义上也不一样,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 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 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 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 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 “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 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 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 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 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 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 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 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 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 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 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 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 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 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
中文“如来”是梵文“tathāgata”翻译,代表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情况,又有“如实而来”的意思,也是“佛陀”象形化的通称,包含了“觉着”、“智者”的意思。后世之人又用“如来”简称其佛教之祖。

好比道教中的太上道祖,“太上”就是“太古至高无上”的意思,后世之人就用“太上”二字简称道祖。如“太上言”“太上曰”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