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胡姓教練

胡姓教練涉性侵十二名國中男生,警方發現他在臉書自稱「救贖教會牧師」,臉書有大量照片顯示,他經常在教會活動傳道,還曾跑到台東佈道,儼然神職人員,但其實他是台北市關渡「拿撒勒人會神學院」的工友。
  • 胡嫌警訊時供稱是中國「華北神學院」碩士,台北市華北神學院昨證實,胡某曾就讀該校兩年,成績表現平平。 (記者翁聿煌攝) 胡嫌警訊時供稱是中國「華北神學院」碩士,台北市華北神學院昨證實,胡某曾就讀該校兩年,成績表現平平。 (記者翁聿煌攝)
  • 胡姓約聘教師在北市多所國中小社團教導壘球、柔道,並自稱是牧師博取學生信任,未料竟在教會性侵12名男學生。 (記者王藝菘攝) 胡姓約聘教師在北市多所國中小社團教導壘球、柔道,並自稱是牧師博取學生信任,未料竟在教會性侵12名男學生。 (記者王藝菘攝)

待拿撒勒人會神學院6年

拿撒勒人會是內政部申請立案的基督教派之一, 該會台灣地區監督牧師張明錄昨證實,胡嫌在九十五年受僱教會當「工友」,自稱是基督徒。教會讓他帶家人住在台北市關渡的神學院,以便就近看顧,沒想到竟淪為他的性侵場所,而警方也是在此地逮捕胡嫌。
張牧師強調,胡嫌既非該會教友,也非拿撒勒人會神學院的碩士,更非該會牧師,胡對外任何行為都與教會、神學院無關,若再繼續冒用身分招搖撞騙,將循法律途徑解決。

自稱基督教救贖會牧師

胡嫌對外自稱是「基督教救贖會」的「牧師」,但歷史悠久的基督長老教會、拿撒勒人會牧師,都沒聽過這個教派,也從未與所謂「救贖會」互動。
怪的是,胡的臉書照卻有「救贖會」辦活動,有場地、有教徒、有儀式,其中一項是去年三月十九日的「胡XX傳道,按牧感恩禮拜」,還有親人贈花籃「恭賀胡XX牧師」。基督長老教會發言人、牧師許承道指出,胡嫌明顯是打著宗教旗幟,到處招搖撞騙。

背景造假 登載是市代

胡 某在臉書自稱畢業於「中華福音神學院」,警訊時又供稱是中國「華北神學院」碩士;台北市華北神學院昨證實,胡某曾就讀該校兩年,成績表現平平,驚聞胡嫌是 「披著羊皮的狼」,院長葉程義沉痛表示,若查證屬實,校方會嚴厲譴責,並予以最嚴重的校籍除名處分。胡嫌在臉書還登載曾任中和市民代表,但新北市中和區公 所指出,經查第一屆到第八屆的市民代表,都沒人姓胡。

臉書傳道照 不乏少年

胡某在臉書登記,讀過金山高中、陸軍第一士官 學校、馬偕護專,並PO了許多他傳道、幫教徒洗腳的照片,還有與青少年參與教會活動的大量照片,其中有男有女,顯示他熱中教會活動,還曾跑到台東出席佈道 會,並自稱「我是個散播福音快樂的人」,分享許多聖經話語、宗教感想,座右銘是「永不放棄」,且PO他和女兒修剪草坪的溫馨照,宛如快樂傳道人、慈父。

還在臉書向教徒募款

警方說,胡某也在臉書上向教徒募款,署名救贖會「牧師」,但地址及電話都登錄拿撒勒人教會。胡嫌育有一男一女,已上國中,指控他性侵的被害學生,年齡正和他兒子相近,警方擔心還有其他受害人。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Fanny Crosby1820-1915

  • 1915年,95的芬尼離世。墓碑上是主耶穌所稱許馬利亞傾倒香膏在祂身上的一句話:「她作了她所能的」(馬可福音14:8)
     
  • 懇求救主格外垂聽(Pass Me Not, O Gentle Saviour)」 --1868年,杜安作曲
  • 聽阿!罪人,慈聲何高!32171651
  • 這個真是何等甘美的故事(讚美祂!讚美祂!,Praise Him, Praise Him)」--1869年, C.G.愛倫作曲
  • 求主使我近十架(Near the Cross)」--1869年,杜安作曲
  • 速興起傳福音(Rescue the Perishing)」--1869年,杜安作曲
  • 速興起傳福音!速搶救靈魂!534555 17665
  • 「明亮的未來(The Bright Forever)」--1871年,H.P.梅因作曲
  • 有福的確據,基督屬我(Blessed Assurance)」--1873年,P.耐普作曲
  • 「靠近主(Close to Thee)」--1874年,S.J.維爾作曲
  • 一路我蒙救主引領(All the Way My Savior Leads Me)」--1875年,R.洛利作曲
  • 主,我是屬你(I Am Thine, O Lord)」--1875年,杜安作曲
  • 榮耀歸於父神(To God Be the Glory)」--1875年,杜安作曲
  • 救主比生命更寶貴(Saviour, More Than Life to Me)」--1875年,杜安作曲
  • 安穩在耶穌手臂(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1878年,杜安作曲
  • 安穩在基督手臂,安穩在主懷裡;32151343
  • 告訴我耶穌的故事(Tell Me the Story of Jesus)」--1880年,J.R. 斯文迪作曲
  • 「救贖(Redeemed, How I Love to Proclaim It)」--1882年, W.J. 科克派屈克
  • 耶穌發慈聲要召你回來(Jesus Is Tenderly Calling You Home)」--1883年,G. C.斯特賓斯作曲
  • 「我的救主遠超一切(My Savior First of All)」--1891年,J. 斯文迪作曲
  •  吸引我近,更近,Draw me near by Doanne21765

被擄於巴比倫七十年

希伯來民族是感情豐富的民族,因為他們信的神是感情豐富的神。在浩瀚的宇宙中,全能的神揀選了一小群人(以色列人)為祂的「約民」,成為祂專愛的對象;
並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有什麼長處,純粹是因著神的愛與揀選。
 當以色列人拜偶像離棄神時,這位擁有宇宙萬物的真神上帝,卻像一個戀人,向那離祂而去的人「愛人」追隨不捨的呼喚。甚至當以色列人硬著頸項不肯悔改,審判即將來臨時,神依然通過祂的先知發出悲痛的呼聲。

 1.亞當、夏娃犯罪違背神,被逐出樂園,神為他們預備救恩之路。(創3:15)

 2.人類犯罪日深,神的審判臨到,洪水滅世,只餘義人挪亞一家。(創6-8章) 

3.人類建造巴別塔,高舉自我,神的審判臨到,變亂語言,分散各地。 (創11章) 

4.以色列人寄居埃及四個世紀,後期被迫為奴,神聽他們的呼求,差遣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進迦南。(出埃及記至約書亞記)

 5.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依然違背神,拜偶像,神藉外邦人的手懲罰他們。當他們受苦呼求的時候,神先後差遣十三位士師拯救他們。(士師記) 

6.在列王時代,所羅門王之後,國家分為南(猶大)、北(以色列)。南國猶大尚有幾位敬畏神的國王,北國以色列連一位正直君王都沒有,結果於主前721年亡於亞述。(撒母耳記上下、列王記上下) 

7.南國猶大被神懲罰、於主前606-536年被擄於巴比倫七十年。神仍安排以西結、但以理等先知,在被擄的人中幫助他們。(以西結、但以理書) 

8.波斯於主前539年戰勝巴比倫,神記念祂的子民,使波斯王古列(塞魯士)允許以斯拉、尼希米、所羅巴伯等人回歸聖地,重建聖殿、聖城。(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我們所信的神是一位全能全愛的神,這是祂的本質、本性。聖經說,「神就是愛」﹗祂與選民以色列的關係,可說是一部「愛戀史」﹗其中經歷數不盡的愛戀、立約、背約、呼喚、責罰、悔改與重新建立關係;這一個不止息的循環從樂園時代至今,從未停止。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劉大明 牧師

真正的諒解是因著理解而來

文◎劉大明 牧師
中壢浸信會兒童牧區牧師
性格管理學資深講師
兒童因材施教與賞識教育講師

親切型特質的個案

一位母親無奈的詢問:「我兒子今年22歲了,為什麼還是不積極規劃人生,只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滿足了?」
另一位母親同樣有困擾:「我的女兒不愛講話,動作總是慢吞吞的,我要怎樣訓練她說話,以及加快她的速度呢?」
還有一位妻子問說:「我老公回到家就像植物人一樣,只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什麼事都不幫忙,我快要受不了了。」
一位青年問說:「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我覺得我常常被別人利用。我該怎麼辦?」

怎樣理解親切型特質的人

我們對家人或是朋友都很「瞭解」,瞭解對方的言行舉止、瞭解對方的是非對錯、前因後果,但是就是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和態度。所 以,我們容易感受到不舒服或者受傷害。請試試看,從「理解」對方性格特質的內在動機來解讀,你就可以看懂「為什麼對方會有那樣的行為模式」了。奇妙的是, 理解竟然能夠帶來諒解,然後,再以「因材對待和對症下藥」來進行互動,就可以避免在一來一往之間,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
想要有效解決以上幾個個案的問題,要先試著去「理解他們性格特質的天生動機」。根據「性格管理學」的研究,這幾個個案的特質是:從出生開始就自然呈現出 「內向害羞」的特質,並且在乎「與人之間的感受」,所以,他們追求和渴望的是「關係與環境的和諧與平靜安穩」以及敏感於「安全感、穩定感和信任感」的需 求。我們稱之為「親切型特質」。
當親切型特質的朋友「安全感、穩定感和信任感」不足時,就自然產生以下行事風格:須花長時間作決定,經常沒意見或說「隨便、都可以、無所謂、沒關係」;很 難拒絕他人,會壓抑心中的憤怒;不喜歡與人爭執,不自誇、不愛出風頭。想要和人和諧相處,避開所有的衝突與緊張,希望事物維持美好的現狀。忽視會讓自己不 愉快的事物,並儘可能讓自己保持平穩、平靜。這都是他們的正常表現模式。
所以,親切型特質很需要以「因材施教和賞識教育」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幫助他們產生努力的動機和動力,否則他們「生平無大志,只求六十分」的性格,是自然而然就原地踏步了。

怎樣成全親切特質的人

一位親切型性格的女孩,從小就是話不多的乖乖牌,總是一副靦靦的樣貌。就算升到了國中也是如此,每次聊到希望高中就讀什麼科系或是妳有什麼興趣呢? 她就會呈現出『一問三不知,十問九不答』的反應,這就是親切型特質的正常反應模式,逼迫也沒有用,她是真的還沒有想法,所以,我們就要對她說:「沒關係, 等妳有想法再告訴我們就好,我們會為妳禱告,上帝會為妳開路的」。
親切型特質天生缺乏自信、自我形象低落,所以,如果我們沒耐性等候她的決定,而安排一切地去主導,她們是一定會配合演出的,那就會造成她們一輩子都繼續活在沒自信、沒目標和沒動力狀態下。
有一天這女孩詢問說:「我想要就讀時尚造型科,不知道合不合適」。我因為「理解」她的特質,所以立刻肯定的說:「太好了,那非常適合妳的特質!」其實,不 管她決定什麼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原本就難以做決定,因此當有了決定的那一刻,我們就必須「給予認同和肯定」,先幫助她建立一點自信!
當她開始接觸美容美髮的練習時,老師也發覺她的巧思和巧手,不但常肯定她,更派她為代表參加美髮技職比賽。她是又開心又緊張,但重要的是她的自信心開始增 長。接著一段時間經常的鼓勵和肯定,她就變得更積極地勤練。結果出乎意料親切型特質的女孩,不但筆試一百分,美髮術科也得第一名,連得兩張獎狀。對於從國 小到國中從沒得過獎狀的她,都自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了要繼續建立親切型特質的信心,我們刻意在臉書和眾人面前公告這事,也在人前稱讚誇獎她。如今親切型特質的女孩不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會,並且能夠主動想要嘗試新事物;也不再悶不作聲,而是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你要跟親切型的人溝通,要注意的是,盡量傾聽他們說話,並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要適時地讚美他們、認同他們,因為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優點、自己 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們的想法,不應過於急切、壓迫,否則他們會給你一個「你想聽到的」答案,所以還是給他們一點空間和時間來回答吧。這就是「理 解性格」的因材對待。
1

 

-----------------------------------------

能理解與能被理解都是幸福的

文◎劉大明 牧師
中壢浸信會兒童牧區牧師
性格管理學資深講師
兒童因材施教與賞識教育講師

有人說:「人很矛盾,總是處於希望能夠被人理解,卻又害怕被人看穿之間」。是啊,因為「被理解」是會產生一種被接納的幸福感,但是,「被看穿」卻好像被人看破手腳般的不舒服!
前期提到「瞭解只會帶來誤解」,只有「理解才能帶來諒解」,該如何去「理解」一個人呢?需要從不同性格的「天生原始動機」著手:如果他是「領袖特質」的 話,你就要理解「領袖特質」天生就在「追求目標導向、主導與成功」;而「表達特質」天生就在「追求被認同感、創意與自由」;至於「親切特質」天生就在「追 求關係與環境的和諧安穩」;最後要理解「分析特質」天生「追求人事物的正確性與完美」。簡單而言,「理解」就是知道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而這 「為什麼」就是以「天生原始的動機」來做簡單的解讀!

表達特質追求被認同

有一對恰巧都是屬於「表達特質」的母女,母親擅長與人互動,看到需要關心、幫助的人,就會主動迎上前,噓寒問暖,無論是提供實際的援助,或是花時間陪伴,她都是義不容辭、當仁不讓。所以,她也成為教會很重要的招待人員。
這位母親的女兒(國小五年級),從小就喜愛交朋友、喜愛與人說話談天,常常可以聽到她爽朗的笑聲。從表面上來看,這就是天生外向、活潑、熱情、大方的性格特質。
為什麼「表達特質」的人會天生熱情大方、喜愛參與人群之中呢?答案要從「理解天生原始動機」著手;所以,解讀是這樣:「表達特質因為想要被認同,所以,就 要有所表現,並且在表現之後,自然會找人詢問:『我今天表現的好嗎?』『大家應該很喜歡吧?』」此時,你千萬不要誤以為,「表達特質」的朋友想要聽聽你的 批評指教,他其實很單純地想要「被認同」而已。所以,在理解他的性格原始動機之下,你可以回應說:「太棒了!真的很好,還好有你,我們大家真是託你的福 啊!」就不會讓「表達特質」的心裡產生負面感受與負面情緒,更能正向的激勵他們朝更成熟的性格特質邁進。
何時「表達特質」的朋友,會有負面情緒呢?當他們不被認同時、被約束(無法施展創意與自由)時、被排擠孤立時,他們就會產生「情緒失控」狀態,在情緒下大 聲講話,又因為是天生口才伶俐的性格,所以,吵起架來有聲有勢。只是,當「表達特質」情緒發洩完後,他就自動恢復正常,他們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如果 能真正理解他們不過是性格使然,進而理解他們的本意原是好的,從成全的角度來諒解與包容,就能真正的幫助造就「表達特質」的朋友。

表達特質的情緒反應

有一回,這對母女和我們一起話家常,因為聊太久了,母親回家還得做晚飯,就在起身要離開時,跟女兒說:「動作快一點,我先去牽車在外面等你,你馬上 出來喔!」女兒回說:「好啦!知道了啦!」但是,同為「表達特質」的女兒,因為媽媽的性格比女兒更加明顯強勢,現在媽媽不在機會來了,就展現她的表達特質 「盡情的」表達,這一說又過了好幾分鐘,母親已經等得不耐煩,帶著情緒進來開口就罵,女兒也很不耐煩的頂回去,母親當下就在我們面前,賞女兒兩巴掌。女兒 因為媽媽要她回家她卻還想表達,而產生負面情緒亂說話頂撞母親;母親因為女兒在外人面前對她的無禮(不被認同),負面的情緒更加旺盛而動手打女兒。
然而,經過幾次的「性格管理學」的課程學習,如今這位「表達特質」的母親不僅看懂自己的性格(同時也看懂女兒),為什麼喜愛參與教會服事?為什麼喜愛幫助 軟弱的人?為什麼容易會產生負面情緒?為什麼在負面情緒下會產生失控的言行?原來自己和女兒都很正常,只是一直在作「性格的奴隸」而已!

如今,這位「表達特質」的母親更進入到「自我性格的管理模式」,懂得「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懂得「不包山包海、讓別人也有機會參與」,懂得「不需要向人 證明自己有做事的能力、而要證明自己有情緒管理的能力」,更懂得「在負面情緒下,要保守自己的口舌,不說不造就的話」!除此以外,更積極以「因材施教和賞 識教育」來教導和引導女兒,幫助「表達特質」的女兒,看懂自己做自

 

-------------------------

瞭解需要進入理解才能產生諒解


文◎劉大明 牧師
中壢浸信會兒童牧區牧師
性格管理學資深講師
兒童因材施教與賞識教育講師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一天一位憤怒又煩惱的母親來找我說:「牧師,我擔心有一天我會失手打死我女兒。」原因是女兒似乎習慣性頂嘴,無論母親說什麼,她總是不願言聽計從,甚至還會跟母親大小聲,而她只是小學二年級的小女生。
這位母親繼續說:「昨晚,女兒竟然對我說:『等你老了以後,我會把你送到養老院去住』。當時的我忍住怒氣故意問女兒:『可是,我老了想要跟你住!』」接著這位小女生竟然很嚴肅地回覆母親說:「好吧!等你老了,我在我家隔壁蓋一個養老院給你住!」
每位父母都非常「瞭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在什麼境況下會有什麼反應;但是,始終無法「理解」自己生養的孩子,為什麼就是這麼不聽話、這麼難搞,並且竟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呢?

只有瞭解是無法解決衝突的

隔天,母親帶著女兒一起來協談,我直接詢問這位小女生:「牧師想請問你幾個問題好嗎?」她果斷地回答:「好!你問啊!」我說:「牧師猜,你是不是有去過養 老院?」「對啊!」「我再猜,你是不是覺得養老院的設備和專人照顧老人家,照顧得很好!」「對啊!」「我再猜,你是不是覺得,以後媽媽老了,如果你照顧 她,你一定會常常跟她吵架,就像她現在常常跟你吵架一樣!」她抬頭看了母親一眼說:「對啊!」「我再猜,你是不是覺得,以後你可以賺很多錢,請很多人給媽 媽最好的照顧,而且比你自己照顧得更好!」她問說:「對啊!是我媽媽告訴你的嗎?」
其實,我並沒有跟這位母親深談細節,之所以能夠準確掌握小女孩的心思想法,純粹是藉著「性格管理學」的「理解原理」進行「動機與出發點」的推論而已。

以動機和出發點進行「理解」

小女孩的性格特質非常明顯是傾向「領袖特質」,天生的原始動機是「追求目標導向,主導與成功」,因此,她自然會有「效率和結果」的內在概念。所以,當她陪 伴著長輩們為了阿嬤,在四處探詢適合的養老院時,她自然啟動天生的「性格特質優勢」,感受到將來要怎麼做才會有效率及好結果,這不過是單純的「領袖特質」 內在反應而已。她,絕不是個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孝順的孩子;相反地,她,是個懂得運用自己特質,懂得按照自己方式孝順的孩子。
好消息是,這位同樣是「領袖特質」的母親,已經很有效率並掌握重點地,學習了「性格管理學」的「理解原理」與「賞識原理」,並開始從過去對女兒的錯誤解 讀、錯誤對待(打罵教育與碎碎唸),改變為正確地「因材施教」對待;再加上「對自己的領袖性格做出管理」,避免過度急躁和反應,同時,不在自己或是女兒處 在「憤怒情緒」的當下進行管教。
如今,這位母親的見證分享是:「升上五年級的女孩,放學回家後,會自己主動完成作業,然後就開始找家事做,母親下班回到家後,只要『賞識、感謝加上擁抱』 就夠了」。有一次,母親下班進了家門就感覺到女兒把客廳打掃過了,就叫女兒出來說:「今天做了什麼事,可以讓媽媽稱讚你的呢?」沒想到具有「大將之風」的 女兒回說:「有什麼好稱讚的,我做得都是小事!」
原來,在人際關係中,「瞭解」是不夠的,自以為「瞭解」對方,卻反而造成彼此的錯誤期待,或是造成錯誤對待;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從「瞭解一個人」進入到「理解一個人」的層次,因為有了正確的「理解」才能「諒解」對方所造成的困擾與問題!
原來,被理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然而在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理解我們呢?」而我們又曾經真正地「理解」過誰呢?
至於,如何「理解」表達特質、親切特質和分析特質。首先,先記住他們天生的「動機與出發點」如下:表達型「追求被認同感、創意與自由」、親切型「追求關係與環境的和諧安穩」、分析型「追求人事物的正確性與完美」。

 

-----------------------------

向著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

文◎劉大明 牧師
劉大明牧師簡介
中壢浸信會兒童牧區牧師
性格管理學資深講師
兒童因材施教與賞識教育講師
「性格管理學」是一種「認識人、瞭解人和理解人」的管理工具。它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自我瞭解」,知道我們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哪些地方是我們的「差異化優勢」;二是「瞭解別人」,如何更有效地與他人溝通,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性格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就是「人與人是有差異的,有不同的原動力和價值觀」,「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管理和溝通」。當我們瞭解到不同的人的性 格特質,就可以跟他們有共同語言,能夠採用更為靈活的管理方式去激發他們的強項。如果我們想把家庭、公司或教會的「團隊合作」效率發揮到極致,「性格管理 學」這個工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你是屬於哪一種特質的人?

上帝設計的四種特質(領袖型、表達型、親切型、分析型)各以不同比例存在每個人的性格裡面,就看你哪個特質比例最高,那就是你的「主要性格」。次高 比例的特質就是你的「副性格」。許多人際關係的問題就在於,無法弄清楚自己的性格特質,更弄不清楚別人的性格特質;以致於產生的「性格落差」就成為「衝突 的引爆點」。有人說:「性格管理學其實是一門打開心鎖的學門!」的確,「性格特質」就像一道門一樣,每個人的「性格特質」都不一樣,所以這道門會有各種形 狀和材質;有的像保險箱,任你怎麼敲、怎麼打就是開不了;有的卻像和室木門,輕輕一推就開。其實,開門的關鍵在於門上的那只「鎖頭」,要如何能輕鬆的打開 每種不一樣的門,就得先了解門上那只「鎖頭」的類型及構造,才知道要用哪種「鑰匙」。所以為什麼總是溝通不良,或是溝通有障礙,都是因為能開自己那道門的 「鑰匙」,是無法順利打開對方的「鎖頭」,因為你們的「門」不同,所以「鎖頭」也會不同。
因此越了解不同類型的「性格特質」,就越可以辨識出不同的「門」及「鎖頭」,也越可以成為人際溝通上「門的鑑賞大師」!
「性格管理學」就是簡單的把一道一道的「門」,也就是「性格特質」分成四大類型:「領袖型、表達型、親切型、分析型」,之後再進一步的看要使用哪種「鑰 匙」才能打開每種特定不同的「門」。鑰匙用對了,輕輕一轉門就開了;鑰匙用錯了,使盡力氣,就算把門弄開了,卻也把鎖頭弄壞了。我們周遭的家人關係,就是 因為「心鎖」受傷,而關係破壞殆盡。
2

四種「心鎖」的類型及構造

【領袖型】天生具有主導特質,往往會給人一種強勢、直接的作風。那種行事風格的氣燄及態度就像是大軍壓境一樣,讓人感受到很強烈的壓迫感。所以, 「領袖型」這道門就像是坦克車上的「裝甲門」一樣,既剛硬又剛強,而這道門上「鎖頭」的「鑰匙孔」就跟拳頭一樣大,因此你得用拳頭般大的「鑰匙」才能開 鎖,若是拿一般正常大小的「鑰匙」,那鐵定是會被折斷的。
【表達型】具有表達型特質的人都會讓人感覺到很活潑、很陽光及開朗的樣子,全身充滿了天生的幽默、風趣及表演天份。因此【表達型】這道門就是遊樂園的「旋 轉門」,它不太需要有型的「鑰匙」,它只需要一張微笑的門票就可以讓你愉快的入場,不過要是你太過認真或是嚴肅的想拿支「鑰匙」去開這道「旋轉門」,那可 是無法順利入場的。
【親切型】具有親切型特質的人都會讓人感覺到一種很溫暖、很祥和的氣息,為要達到和諧人生,樂意忍耐的人生態度,就像是一扇充滿檀香的「和室拉門」一樣。 要打開這扇門必須用很平凡的「鑰匙」去打開它,並且要輕柔的、慢慢的才能徹底的拉開這扇門,過於用力或是太過開心的方式去推它,都會讓這扇門因為受傷而難 以打開。
【分析型】具有分析型特質的人,一般都會給人一種理性、冷靜、小心的感覺,他們具有專業素質及追求品質,堅持理念,在正確的事上是絕不妥協的。就好比一道 很精密的「太空門」一樣,無論什麼類型的鑰匙都很難打開,唯有電子鑰匙「晶片卡」,透過刷卡解讀密碼之後,才能順利開啟這道難以突破的「太空門」,所以, 要是用傳統的鑰匙去開它,那是絕對打不開的。

「性格管理學」的人際關係鑽石法則向著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

「性格管理學」的人際關係鑽石法則的秘訣就是:「打開心鎖,要使用適合不同
性格需求的方式去對待不同的人」。換句話說:「試著了解他們在乎的的優先順
序,尤其他們的內在深層的感受」。有了這樣的理解,你才能決定如何與他們相
處、找出恰當的溝通或合作方式。

以下是一些可以讓你對「人際關係鑽石法則」入門的簡單方法:

■如何與【領袖型】的人互動
【領袖型】對時間非常敏感,所以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最好直截了當,並給他們概要的信息和選項,以及成功的可能性。【領袖型】以目標為導向,所以要利用他 們完成任務的能力,通過承認他們的想法來恭維他們,並謹慎肯定他們的力量和威信。讓【領袖型】成為項目負責人。如果你不同意,要爭論事實而不是感覺。
5
■如何與【表達型】的人互動
【表達型】看重個人讚譽,所以當有理由認同他們時就要認同。支持他們的想法、
目標、意見和夢想。試著不要去和他們虛無飄渺的想法爭論,和他們一起興奮起
來。【表達型】他們是以人為導向的,所以給他們時間以用於社交。相對其他性
格,【表達型】做事可能會忘記自己的承諾,所以要把所有的細節和義務寫下來。
在你對他們的期望中清楚而直接的表明。

■如何與【親切型】的人互動
【親切型】他們需要溫暖而模糊的關係。在你加入之前先贏得他們的信任,支持他們的感受並對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表示出興趣。凡事慢慢來,親切型行動緩慢。 你必須根據感覺來說話,而不是事實。【親切型】不想有任何麻煩,所以要直接 告訴他,就算有問題,你也會幫助他一起面對,給他們時間徵求別人的意見,不要忽略【親切型】,把他們遺留在角落。

■如何與【分析型】的人互動
【分析型】需要細節,所以把數據給他們。他們以任務為向導,所以別指望在和
他們熟悉之前與他們成為朋友。和他們在一起需要系統性、有邏輯性、準備充分以及精確度。給他們時間用來作決定並讓他們獨立工作。在工作團隊中,別指望他們成為領導者,不過你可以在處理數字和想辦法方面信賴他們。
『性格特質』是從 神而來的禮物和恩賜,但是如果你我看不懂自己的性格特質,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性格的奴隸」,被自己的性格牽著走。當你能看懂自己的性格特質時,你就可以開始管理自己的性格,成為自己性格的主人,去成為 神要你成為的那個人!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八風吹不動 ,一屁打過江」 :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
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
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
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他再三吟詠,感到非常的得意,認為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創作,
如果讓佛印禪師看到,一定會讚不絕口,於是趕緊派書僮過江,
專程送給佛印禪師去欣賞印證。誰知禪師看後,不禁莞爾而笑,
略一沉吟,只批了兩個字,便交給書僮原封帶回。
蘇東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總以為禪師會讚歎一番,

急忙打開一看,只見禪師歪歪斜斜地寫了「放屁」兩個大字。
「豈有此理」!蘇東坡拍著桌,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
「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論」!
蘇東坡忍不住這一招,隨即叫書僮趕忙再備船過江,
要親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禪師興師問罪。
船才靠了岸,便發現佛印禪師已站在江邊含笑相迎了。
東坡一見佛印禪師,便怒氣沖沖地吼道:「佛印!我們一向相處得很好,
縱然我的文字不夠水準,你是一個有修養的出家人,怎可隨便惡口罵人」?
「什麼?」禪師若無其事的問道:「我罵你什麼」?
蘇東坡一聽,臉都脹得通紅,已氣得說不出話來,只顫抖著手,
指著「放屁 」兩個字,讓佛印自己去看。
禪師不禁哈哈大笑道:「我的大學士!你不是自誇『八風吹不動』嗎?
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到此才恍然大悟,只好低頭不語,唯有慚愧而已!
===============
【摘要】堯舜禪讓是中國古代盛傳不息的傳說,也是從古及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至今仍無定論。但這個問題確實是中國古代史重大的問題,不僅僅是 歷史而已,更關涉到中國的政治哲學。本文采取“歷史的禪讓”和“禪讓的歷史”這兩個視角,考察評判該傳說只是歷史觀念而已,並考察它在中國歷史中的演變歷 程,由此引出對中國政治哲學的特點及其影響的些許討論。
  【關鍵詞】堯舜禪讓 歷史的禪讓 禪讓的歷史 政治哲學
  引言
  若說到中國古代的美政、善政,“堯舜禪讓”無疑是人們最樂於稱引的典故和事例。
  堯舜禪讓,是中國歷代盛傳不已的事件,但同時,它也是兩千多年來人們所爭論不休的事,聚訟千年,新知歧見代有人出,但迄今仍不能定其真偽,仍未 取得大家一致公認的看法,仍是“迷山霧海”(1)。但這件事關涉中國實在很大,不僅僅是傳統學術而已。它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事件和觀念,還是 了解中國歷史進程的一條重要線索,更是理解中國的政治哲學的一個重要“元支點”。專門研究、考辨禪讓其事有無者,不計其數,累牘難以盡數枚舉;但考察禪讓 學說演變的則不多見(2),將此二者聯繫並將之提升到哲學層面加以討論的,就我陋見所及,似乎還沒有,僅有的討論,則或未盡意,或未中肯絮。本文擬取“歷 史的禪讓”和“禪讓的歷史”的視角,考察禪讓的歷史真實和禪讓的歷史演變,以此一窺中國的政治哲學,並加以簡要討論,以求教正于師友。
  一、歷史的禪讓:歷史真實抑或歷史觀念
  堯舜禪讓,為傳統中國所艷稱之盛事,歷代記之,不絕於書。但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爭論,延及近現代這爭論愈趨激烈。本節擬通過對這些爭論的考察,辨明“堯舜禪讓”只是歷史觀念,並探討“堯舜禪讓”的真相。
  所以古代的文獻中關於禪讓的記載是很多的,主要有:《尚書•堯典》、《論語•堯曰》、《墨子•尚賢》、《孟子•萬章》、《荀子•成相》、《莊子 •天地》、《讓王》、《盜跖》、《呂氏春秋•去私》、《行論》、《左傳•文公十八年》、《僖公三十三年》、《國語•晉語》、《韓非子•五蠹》、《竹書紀 年》、《大戴禮記•五帝德》、《帝王世系》、《山海經》和《史記•五帝本紀》都有關於堯舜禪讓的記載,近幾年,更增加了一篇剛整理出來的出土文獻,《郭店 楚墓竹簡》的《唐虞之道》(3)等。
  在這些資料中,對“堯舜禪讓”的態度是極其分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傳賢德說:
  這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所堅持的的觀點,主要的代表是孔子、墨子和孟子。孔孟側重於傳德,墨子側重於傳賢。
  孔子在《論語•堯曰》篇中說:“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舜亦以此命禹。”這樣平鋪直敘的述說,首開儒家堯舜 禪讓的傳說。孟子“言必稱堯舜”,他在繼承孔子的學說的同時,更加進了自己學說的內容,將“堯舜禪讓”描述成儒家仁政的典範。這集中體現于《孟子•萬章》 篇。剛出土的《唐虞之道》更證實了儒家是側重於德的和親親的角度考慮堯舜禪讓的。認為;“堯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 “堯舜之行,愛親尊賢。”(4)
  在孔孟更側重於親親的角度來闡釋“堯舜禪讓“時,墨子則純粹“尚賢”的角度,來闡述了“堯舜禪讓”。他說:“古者要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還說:“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天下之政,政天下之民。”(5)
  先秦時期,儒、墨兩家並稱顯學,由這兩家同時宣傳,其效果不同凡響,“堯舜禪讓”傳賢德的說法迅速風行。但就在這種“傳賢德說”盛行之時,駁議亦隨之而起。
  2、 篡奪說
  但就在鼓吹堯舜禪讓之風盛行的春秋戰國之世的同時,否認禪讓之風亦起。那些曾在著作中敘說過堯舜禪讓的人,便首起反駁之言:如荀子和韓非子就是 典型代表。荀子指斥堯舜禪讓之說為“虛言”,為“淺者之傳,陋者之說”,認為“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于天下,夫有誰與讓矣。”(6)韓非子則謂堯舜禪讓 是“逼上弒君”,為“反君臣之義”,認為那些稱讚堯舜禪讓的為“非愚即誣”的行為。(7)
  他們兩人無疑是自摑耳光。但如果僅僅說他們是自相矛盾,觀點變化無常,持論不堅,問題仍還未解決,因為以後歷代懷疑之詞仍還不絕如縷。
  晉代出土的魏國史書《竹書紀年》中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堯與平陽,取之帝位,”“舜放 堯于平陽”(8)等語。這些文字,由於《竹書紀年》的特殊性,即該書是沒有經過秦火的焚燬之禍的。所以它提出的關於堯舜禪讓與傳統說法不一致甚至截然想反 的觀點,即堯舜間是“武力逼奪”而非“禪讓”,很為學者重視,成為後代學者懷疑堯舜禪讓之濫觴。(9)
  唐代的劉知幾在他的著作中即是根據《汲冢書》(《竹書紀年》的另一稱謂)和他所知的歷代所謂“禪讓”事實,在考證斥疑了《虞書舜典》中的“五十 載,陟方乃死”及注雲“四蒼梧之野,因葬焉”之後,更推論“堯舜禪讓”曰:“舜之放堯,無事別說,足見其情,益與伊尹並戮,並與正書,猶無其證。推而論 之,如啟之誅益,仍可覆也。何者,舜廢堯而立丹朱,禹黜舜而立商均,益手握機衡,事同舜禹,而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祿。其事不成,自貽伊咎。觀夫近古篡奪, 桓獨不全,嗎乃反正。若啟之誅益,亦猶晉之殺玄乎?舜禹相代,事業俱成。惟益覆車,伏辜夏后。亦猶桓效曹馬而獨致元興之禍者乎?”(10)這是他“因後世 姦雄,假借禪讓,疑古人亦以禪讓飾其爭奪也。”(11)通過這樣的考論,首開以考據來否定堯舜禪讓之風,也得今人的贊同。(12)
  3、虛構說
  延及近代,這股懷疑之風更趨熾熱。在崔述的《考信錄》和康有為《孔子改制考》的“托古改制”說的影響下,以顧頡剛為主要代表的疑古派全然否定 “堯舜禪讓”的存在,認為它只是一個傳說,是墨家為宣傳他們的尚賢主義而創造的一個傳說而已,而且他們學派內部就實行這種以傳賢為主要教義的繼承制——鉅 子制。而其他各家,如儒、法等相繼援引該傳說入他們自己學說裏,與他們自己的學說、主張想結合,從而使堯舜禪讓的傳說成為幾乎各家都盛傳、宣揚的盛事。 (13)這種說法影響很大,盛傳一時。
  4、 新“實有說”
  這裡說新“實有說”,因為他們所據以認為“堯舜禪讓”實有其事的理由是不同於古代的學者的。故名以示區別。
  在疑古派觀點盛行的時候,相信堯舜禪讓確有其事的仍不乏其人。近代西風東漸,西方學理的不斷輸入和本土資料的相結合,觀點發生碰撞,開啟學者們的視野。使他們嘗試著吸收西方理論來解釋“堯舜禪讓”傳說,以期得出對古史的正確認識。
  郭沫若以唯物史觀加以考察,套用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理論和解釋框架,認為堯舜禪讓反映的是部落聯盟 之民主選舉制度。(14) 徐中舒亦持是說。(15),而王漢昌又進一步從對偶婚制之兒子從母居加以解釋。(16)因為他們多著眼與社會進化的痕跡,多從 社會進化的角度來解釋堯舜禪讓,所以他們被後人稱“禪讓實有說”中的社會學解釋派。(17)而蒙文通則發揮《韓非子•說疑》篇中“舜逼堯,禹逼舜”說,認 為堯之子曾與舜,舜之子曾與禹爭奪王位,但諸侯不歸其子而擁立舜、禹,故傳為禪讓。(18)今人楊安平等人持說與之相倣。(19)他們主要側重從政治學和 政治進化的角度來解釋堯舜禪讓,所以他們被人稱為“禪讓實有說”中的政治學解釋派。(20)
  此外,還有呂思勉、錢穆等學者,主要從鉤稽史籍出發,從中國史料的古代少數民族史料出發,對比作較為審慎的解釋,也比較的傾向與認為堯舜禪讓是確曾有其事。(21)
  直到今天,堯舜禪讓問題,仍舊是個問題。雖然有學者結合應用考古學上的聚落考古學的相關成果,以當時扇形聚落群結構的大量存在,推測當時存在著 “平等式聯盟”,以其堯舜禪讓故事發生的社會基礎。而龍山文化第二期存在的降溫期,洪水肆虐,南方民族北移和中原民族的南下等等內憂外患的局面更為聯盟走 向進一步的的聯合奠定了基礎,而據說這也就是堯舜禪讓的歷史背景。(22)
  更有學者從史學史的角度出發,以“瞽史”這一古代特殊職位出發,認為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古代萬邦林立,存在著多個小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存在這共主與本國之君的區別,而禪讓就是“把共主的名義讓給別人,並不影響其原為本國之君。”(23)共主僅為虛名,無多大實權。
  類似這樣的“真相”、“實際”的解釋還可以再舉出一些,但所有的這些解釋仍屬於推測、假說的階段,仍無新的確切的證據對此加以確證,所以,也就難以令人信服其結論。
  面對如此紛繁蕪雜的“確有”和“實無”的爭論局面,幾乎使我們不知該如何理解了。各方都有很多的證據,各方都是論據不充分!我們到底該相信哪一 方呢?我想在這裡不是擺立場、站隊的問題。我們第一步要做解決我們遇到的第一個也是最為根本的的問題,即堯舜禪讓到底有無其事?也就是說“堯舜禪讓”的真 相到底是怎樣的?換句話說,這個盛傳千年的傳說,是歷史真實呢,還是歷史觀念?我們還需從頭對其做出判斷。
  關於歷史真實和歷史學家,英國學者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說:“歷史事實既然不會也不可能會以一種純粹的形式存在著,因而當它們出現在我們面前 時,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它們總是通過記載歷史事實的人的頭腦折射出來。”“歷史學家不屬於過去,而是屬於現在。”“歷史是歷史學家跟他的事實之間相互作用 的連續不斷的過程,是現在跟過去之間的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24)以此來審查那些前人時賢對堯舜禪讓的論述。我們不禁要問:“堯舜禪讓”是歷史真實 嗎?
  研究歷史,最重要的莫過於史料的審查和運用。研究古代史尤其是如此,因為古代去今已遠,我們惟有通過史料才能窺得史實的一鱗半爪,若無史料或史 料不真,對於古史我們是寸步難行的。研究“堯舜禪讓”同樣面臨著史料這一大關。那麼,關於“堯舜禪讓”的史料情況如何呢?它們內可信嗎?
  王樹民先生對此困難有切身的體會,他說:“禪讓一事,既無當時的文字記錄可供分析,也無法從考古發現中尋求蹤跡,惟有依據古人傳說,結合古代歷 史的發展實際,以期得出合理的結論。”(25)但這裡有一大邏輯脫漏:既然我們對於堯舜禪讓是沒有“文字紀錄”,也沒有考古蹤跡可尋,僅能依據古人傳說, 那何來“古代歷史發展實際”?這實際又是從何而得的呢?又怎能“以期得出合理的結論”呢?這是王先生的自我矛盾處,也是古今解釋堯舜禪讓認為其有的學者的 自相矛盾處!
  因為古今學者用以論證堯舜禪讓為“實有”的材料,大多是我上文提到的那些文獻,鮮能有能更多的材料。但所有這些材料大多是春秋末期和戰國年間的 人,還有就是更後時代的人所寫,與他們所欲描述的歷史事件——堯舜禪讓,相距好幾千年了,其間的矛盾更是比比皆是:“同出與墨子或孟子一人之口,卻或謂堯 舜禪讓為真,或曰堯舜未曾真正禪讓。”而韓非,更在同種著作中“”或言禪讓者主動減去負擔,或言禪讓者被逼才退位。”(26)既如此,這些史料如何信得? 更怎能據此以考信堯舜禪讓為真呢?陳寅恪先生的考據原則是“一個有力之反證足破無數之妄說。”(27)如果此說不誤,那麼我們又如何相信具有如此之多的反 證的“堯舜禪讓”的記載會是歷史真實呢?結合以上卡爾之言,因為“歷史學家是不屬於過去,而是屬於現在的”,所以他們只是站在他們的“現在”——春秋戰國 或更後的時代,來描述的,所以這些描述者所描述的歷史事實——若真實有其事的話,也不再會是歷史事實的原形了,而只能是“通過記載歷史事實的人的頭腦折射 出來”的歷史事實了。
  楊希枚先生於20世紀70年代再論堯舜禪讓傳說時,綜合運用現代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分析和審查古代文獻和 近人的論說後,認為堯舜禪讓傳說,既為傳說,則“縱然原是史實,或確含有若干史學成分,或竟純屬子虛烏有之說,但由於缺乏傳說時代的直接或間接的其他史料 可資參證,則其可信性或非可信性乃屬相對的,便無由論其是非了。”(28)雖然楊先生是傾向於認為“有關堯舜及其禪讓的傳說既應是源遠流長的古老傳說,縱 非全係史實,也至少該有其若干史實背景。”(29)但他最後做結論時仍只能說:“堯舜禪讓傳說應至遲是春秋時代以來就已經流傳的古老傳說之一。”(30) 仍只是傳說而已!這是楊先生的誠實處,因為他沒有他所批評的近代那些解釋該傳說的學者們的“或失之於疏忽,未能詳考史料,而以偏概全;或失之於套用其他學 科理論,任憑比附,而致主觀的臆測多於史料之證明”(31)的弊病。
  所有以上這些,都向我們共同說明瞭一點,那就是:歷代相傳的所謂堯舜禪讓傳說是無法證實其確有其事的,它根本就不是歷史事實,僅僅是歷史觀念而已,歷代人所盛傳的歷史觀念。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我在這裡特別強調了“歷代相傳的”這一個修飾詞。的確,我這麼說就是要提醒大家應該將堯舜禪讓的原初真相與後世歷代所相傳的 堯舜禪讓傳說區別開來,前者是屬於歷史真實,而後者則是歷史觀念。這種區別是很有必要的,是解開歷史觀念的纏繞,廓清歷史的真實的必要手段。這樣區分也是 說明我不能完全同意疑古派將“堯舜禪讓”傳說視為墨家為宣傳自己的學說而在大腦中憑口偽造出來,進而由於諸家的宣揚而漸成聲勢,成為歷世不衰的學說的觀 點。(32)若真無一點社會和歷史的根據和痕跡做基礎,這偽又如何造的出?即使是我們中華民族最不可思議的現實中沒有的“龍”的形象,還是有現實的活生生 的模型依據的。所以歷代相傳的堯舜禪讓傳說,肯定也是有它的現實依據的,這就是堯舜禪讓的原初真相了。
  那麼,堯舜禪讓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綜覽史籍,結合現今的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等輔助學科的成果,以及先哲、時賢的論述,似乎以下的情況為 不大謬:生民之初,人口稀少,生產力水準低下。其時根本還無政治可言,因為“政治組織,方在草昧。”(33)國家、社會等等還遠未出現。當時人與人之間只 是因為地緣與血緣的關係,很偶然也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為了生存——這個最為基礎也最為根本的目的,人們自然而然地組成一個個的群體,這樣的群體無所謂大 小,也沒有後代學者所習用的氏族、種族、部落、部落聯盟、城邦、國家等等的界線分明而又前後相繼的關係。這些名稱、關係毋寧是混雜而模糊不清的,甚至根本 就沒有這些界線。既組成群體,自然會出現些公共事務,如對內的協調生產,對外與別的群體交往,交涉等。而能力強的,經常組織並組織好這類事務的人,群體成 員就更多地讓他來組織或代表本群體與他群體的交涉。但他未必就能脫離勞動。這裡只是因為他的能力從而使得他為群體多做點事而已,根本沒有什麼權力可言。一 旦等這人處理公共事務不夠理想了,或因為年歲的原因無法很好的處理這些公共事務了,那麼他自己或群體的其他成員提出他不應在負責這些公共事務了,從而由更 年輕,或更能幹的人來代替他。僅僅是如此而已。
  就是這麼樸素、基於現實境遇所迫而實行的一種還不能說是制度的自然制度,卻被描繪成那樣具有理想色彩的高不可攀的美政、聖政,其中的差距何止以 道裏計!真是讓人有點不可思議!但歷史往往就是喜歡與人類的思維開些玩笑,歷史的不可思議處往往需要我們好好的思量、考察一番,那結果或許會令你大吃一驚 的。堯舜禪讓傳說正是這樣的歷史觀念,它非平常觀念可比,它是中國歷史觀念中一個重要的觀念,與後世中國歷史進程的關係十分重大,比一般的歷史事實更能體 現中國歷史的特點。這從後世歷代不衰的所謂“禪讓”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
  二、禪讓的歷史:中國歷史的一條重要線索
  上節我們簡略得論證了“堯舜禪讓”只是一種歷史觀念,而非歷史真實。但這種歷史觀念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卻遠比一般歷史真實事件大得多,並且可以成為我們理解中國歷史特點的一條較為清晰而連貫的線索。
  中國歷史,向來以其悠久,史料浩繁如煙海著稱於世。梁啟超稱:“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又說,二十四史為“地球上空前絕後之一大相斫書 也。”(34)在這樣悠久的歷史中,朝代鼎革頻繁,相應的有兩種理論解釋這種政權轉移的現象:一曰“革命”,一曰“禪讓”。夏商、商周鼎革,用的是革命的 理論來加以解釋的,“湯武革命”就是這種解釋的最為概括的詞彙。而在這之後,歷代的政權的轉移,即使是最為野蠻的方式取得的,都要用“禪讓”來加以解釋, 即使僅僅是粉飾。因篇幅所限,下面僅取有代表性的朝代敘述之:
  西漢末年,王莽以“新”代“漢”,他所用的形式就是受漢高祖的禪讓,他即位時:“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承天命, 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祗畏,敢不欽受!’”(35)好個“敢不欽受”!明明是竊國之人卻說成受授之賢者。這開了漢魏以後用所謂“禪讓”方法轉移政權之先河。 不過此時用此方法的手續禮節尚未十分完備而已。從這時起,中國政權轉移方式多依靠“禪讓”加以解釋,而甚少運用“革命”的方式,當然農民戰爭除外。
  到東漢末年,曹操、曹丕父子,一個表示“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36)一個則導演了一齣堪稱世界政治史上絕妙之作的“禪讓”大戲,“漢 帝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廟,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禪位。冊曰:‘咨爾魏王,昔在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歸有 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群兇肆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今王欽承前緒,光于乃德,恢 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採,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 中,天祿永終!”(37)這整篇的用語和口氣都套用《論語•堯曰》篇。曹丕于三次“謙讓”之後,乃“為壇與繁陽”,登壇受禪,時“公卿、列侯、諸將、匈奴 單于、四夷朝者數萬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嶽四溝曰:‘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漢曆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王綱不立。五緯錯 行,靈祥並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鹹以為天之歷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漢數終之極,魏家受命之符。漢主以神器宜受于臣。憲章有虞,致 位於丕。丕震畏天命,雖休無休。群公庶尹,六事之人,外及將士,泊于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群臣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無 統。’卜之守龜兆有大橫。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謹擇元日,與群僚登壇,受帝璽綏,告類于爾大神。”(38)如此繁瑣的授受過程,如此義正嚴辭的冊文、僉 文,更有如此莊嚴肅穆的登壇受禪的場面,至此,用禪讓來轉移政權之手續、禮節已完全齊備。難怪曹丕會一時喜難禁,“登壇禮畢,顧謂群臣曰:‘舜禹之事,吾 知之矣。’”(39)這是一語道破天機,禪讓者,如此也。這就是“漢魏故事”,反映出後世所謂“禪讓”的真相。(40)
  這些手續,成為垂訓後世的典範,成為後世欲禪讓者學習的楷模。趙翼說:“至曹魏創此一局,而奉為成式者,且數十代,歷七八百年。真所謂奸人之 雄,能建非常之原者也。”(41)姑不論其關於姦雄的價值判斷,他所講的無疑是事實。以後歷代代起之君,在以新代舊之時,總不忘這麼一段“禪讓”的戲路。 宋齊梁陳,權臣弄權自不待言,即使是打來的江山,仍要如此。如隋唐的替代鼎革,仍有隋禪唐冊,其言雲:“在昔虞、夏,揖讓相推。茍非重華,誰堪命禹。當今 九服崩離,三靈該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兇;幸值惟新之恩,預充三恪。”“若釋重負,感泰兼懷。”(42)雖然語氣是重了點, 對隋不留半點情面,但畢竟還是“隋”禪“唐”的啊!
  及至近現代,雖然在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早已進入民主制有一兩百年了,但在中國,“禪讓”之風猶存。清末革命風起雲湧,清帝被迫退位,政權轉移到民 國之際,但在在形式上卻仍由皇帝下詔,將政權“讓”於民國。其詔稱:“欽奉隆裕太后懿旨,”“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 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播古聖天下為公之義。”“予與皇帝得意退處 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43)
  及至袁世凱稱帝前夕,國民代表大會上表奉袁世凱為皇帝,其歷敘袁氏功德,如歷代禪讓之九錫文,其中有雲:“歷數遷移,非關人事。向者清室鋻於大 勢,推其政權於民國。今則國民出於公意,戴我神聖之新君。”“我皇帝功崇德茂,威信素孚,中國一人,責無旁貸。昊天眷佑,億兆歸心。天命不可以久稽,人民 不可以無主,伏翼 衷勉抑,淵鑒早 ,毋循禮讓之虛儀,久曠上天之實命。”(44)
  那時,歷史的時針已經指到了20世紀10年代了,當時的中國還在上演這樣的劇目,可笑嗎?但這的確是中國曾有過的實事啊!在可笑之餘,是否更有沉重的東西急待總結呢?這是檢驗經過這麼多的苦難的中華民族是否變得稍微成熟一點的一個重要標誌。
  從上面這樣掐頭去尾、不連貫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堯舜禪讓”傳說這種“說明君主政權權力來源之理論”,“一種轉移政權方式之純 形式說明”,(45)的確是中國歷朝歷代政權轉移的最為主要的說明方式。,猶如一條貫通中國歷史全程的重要線索,在它的穿梭下,梁啟超稱為不知從何說起的 中國二十四史,似乎也變得有條理多了,儼然一個整體了。緊緊抓住這條線索,應該能使我們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首先,中國歷史向來號稱悠久、通貫和無其他文明古國那樣的斷裂。從古及今有二十四部正史,為中國歷史之正宗。雖然我們不必完全同意梁啟超所言: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46)但也不可否認,這二十四史即多以一朝一代為其斷限,各自有頭尾,前後毫無涉矣。如此,則中國歷史之 “通”,即因此而有二十四處之斷裂。猶如一篇美文或一首天籟之音,起、承、轉、合處即因此而難以盡意,不時有斷章斷弦處,令人扼腕嘆息不已。而禪讓即是這 些斷裂處的彌合劑,因為各朝代鼎革多借禪讓的形式完成,雖然那只是形式,但形式也是重要的,我們應加以重視。若我們能多注意禪讓的研究,鑽研透徹,則無疑 是銜接兩個朝代,進而連接整個二十四史中的大多數正史,彌合那些斷裂處,使中國歷史這篇大文章,這曲“廣陵散”,起承轉合,天成自然!這將是大工程。
  其次,從以上所舉的事例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所謂的禪讓,更多的只是為代起之君主“正名”而已,對代起之君統治合法性尋找依據而已,是 中國傳統政治統治理論中所謂“正統論”的典型表現。雖然梁啟超說:“中國史家之謬,未有過於言正統者也。”並憤怒的稱其為“自為奴隸根性所束縛,而復以煽 後人之奴隸根性而已。”(47)但同樣不可否認,自《春秋公羊傳》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倡大一統之意以來,中國歷史就一直籠罩在“正統論”的 神聖、詭秘的光環下。(48)歷代統治者,在奪取政權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千方百計的證明和宣佈他自己及他的家族是代表“正統”。所以中國的歷代正統是何 其多啊!而每一次的盛世修史,便是又一個正統的誕生。所以每次修史,“都有可能是一次歷史文化的背叛,有一種國家組織‘文化漢奸工程’的可以氣息。” (49)在這裡將歷史文化改為“前朝正統”無疑是很貼切的描述。而以禪讓的方式在九錫文和冊文、僉文中不斷提到的“歷數”,“天祿永終”等語更是他們取得 正統性、神聖性最為便捷也最為可靠的方式。所以禪讓是研究正統論、進而研究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視角。
  再次,從禪讓學說自身的演變本身就體現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側面,可以從這側面窺視到中國歷史的很多真相。鄭傑文先生在分析禪讓學說的歷史 演化時,曾概括地認為它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即“以原始宗教為理論基礎的‘天命說’階段,以民本思潮為社會基礎的‘賢德說’階段,以古典哲學為學術基礎的 ‘德運說’階段。”(50)其說大致不誤。(51)這不僅僅反映出中國古代學術思潮的演變歷程,更是中國古代歷史特別是史前史的某些社會狀況的反映,對其 加以深入研究,探究學說背後的社會經濟根源,加以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等成果的輔助庶幾有望重構目前仍處蒼白無力的中國先秦史部分,尤其是史前史部分。 一部真正完整、通貫的中國歷史有望出現。
  而從曹丕等人的話語中,又可知道他們——這些所謂受禪讓者們的歷代君主——是知道他們所表演的禪讓把戲是千萬不能當真的。他們是只許自己對他人 演受禪,又很害怕別人對他或他的子孫後代演禪讓的把戲的。這是悖論!但為什麼歷代君主都樂此不疲的紛紛登上舞臺繼續上演這明知是假的戲呢?這就關涉到我們 中國的傳統政治哲學了。
  三、補論:“堯舜禪讓”與中國的政治哲學
  由以上兩節簡略分析中,從“歷史的禪讓”和“禪讓的歷史”的交互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歷代宣傳的“堯舜禪讓”原本只是一個歷史觀念而已, 而那些統治者也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些,那又為何還有如此盛行不衰的歷代所謂“禪讓”,使得中國政治史幾乎可以看作一部“禪讓史”呢?到底原因何在呢?
  這是個大問題,不是我所能夠解決的。在這裡,我只想提出一點個人的粗淺觀察:堯舜禪讓是中國政治哲學的一個主要原則,是中國政治學說史上的一個“元觀念”。
  羅素說:“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知識所不能肯定的 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 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52)哲學的概念給 羅素解釋來是生動且易曉的。“堯舜禪讓”這一觀念真是屬於哲學的範疇:因為它正是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既不是確切的,人們至今還未能確定它所依歸的歷史 真實到底如何;但顯然它又不是屬於神學的教條,中國事實上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神學。
  但它不僅僅是哲學的觀念,更進一步更細地加以爬梳,可以看出它最為主要的是屬於政治哲學的範疇。薩拜因在他的《政治學說史》的“前言”中說: “政治學說本身是政治的組成部分,”易言之,即“各種政治學說並不涉及客觀的現實情況,而是作為政治本身在其中生存的社會環境的正常部分問世的。” (53)而這對“禪讓傳說”來說是非常切合的。從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看到,堯舜禪讓的傳說正是在春秋戰國之世興起的,這正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政治理想,雖 然這是對當時社會禮崩樂壞的現實的悖反,但悖反也是種反映啊;而它產生之後,並作為政治本身的一部分參與了整個前現代中國社會歷史的演變。所以它是中國政 治哲學的重要觀念,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歷史、政治概念,並從而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在今天,還不能說這種影響已經完全消除了。
  前文提到過,“革命”與“禪讓”是解釋政權轉移的兩種方式。但革命更多的是解釋了政權轉移的先天合理性,是天定的,是人力所無法改變的。但禪讓 卻更多的側重於這轉移的現實合理性,強調受禪人不僅是天所眷顧的,更是因為他更有才,更有德,對人的主觀品德、才能加以重視。這符合隨著社會發展人的自我 意識不斷覺醒的現實狀況,加以面對春秋戰國的混亂局面,應運而生的各家各派從對社會變革的現實出發,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政治思想主張。中國的政治哲學就此應 運而生了。
  20世紀30、40年代,蕭公權先生在他的《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緒論》的第一節就專門討論了“中國政治思想史之起點”問題,認為“吾國歷史, 世推久遠。溯其遠源,可至四千年以上。然研究政治思想史者,不能不斷自晚周為始。”並說這是“勢有必然”,因為“《洪范》九疇雖或為夏禹政治之大法,而文 辭簡短。《商書》雖多為信史,而記載疏略。至於殷墟甲骨貞卜契券之文字,雖可據以推想古代之制度,而究非學術思想之記錄。凡此皆歷史家與考古家之重要資 料,而就政治學之觀點論,殊覺其鮮裨實用。故吾人今日欲取中國政治思想作較有統係之研究,至早只能以周代為起點。”(54)
  蕭先生是正確的。只有到了晚周——春秋和戰國,中國的政治哲學才趨於完成。百家爭鳴中,是中國的政治哲學大放異彩,但也就在此期間,給中國的政治哲學立下了基調。至今仍未能完全擺脫,社會轉型的很大一部份阻力就在此。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雖在大部分問題上觀點不一致,甚至截然對立。但認為堯舜是中國古代的聖君怎都沒有異議。(55)這樣 關於堯舜時期的傳位制度就被高度的理想化,被傳的神乎其神,儒墨倡之於前,法、道、陰陽復和之於後,(反對和否認也是“和”的一種表現。)無論是儒家的仁 政,還是墨家的賢政,還是法家要求的以“法”治國,他們要求的都是人治,都將他們的治理者,上升到韋伯所言的奇瑪斯裏的高高的神位上去。這使得中國政治清 明盛世都甚少在制度層面上加以努力,更多的是將政治的清明寄託于君主和官僚的個人人格上,“真龍天子”、“青天大老爺”等等的民間傳統稱謂,長久的習焉而 不察,就是這種政治觀的重要表現。
  這種不斷回溯那並不存在的遠古政治盛典的政治哲學觀念,給中國的實際政治帶來以下三點病症:
  首先,這種觀念導致中國歷史的諸多不真實。“古人所述三代以上之社會,多非歷史,而實即其政治或社會理想。”(56)但對這種情況,那些歷代的 奪權者們還是不厭其煩地不斷地加以重復這段戲,把自己描繪成現時代的舜,把朝代鼎革之際的血腥和殘忍都隱瞞過去,代之的是表面很溫柔很諧和的不斷的謙讓和 不斷的勸進。如果真以正史上的那些說法來看待那些所謂的“禪讓”,那麼與歷史的真實差距是不可以道裏計的。這樣的政治哲學倡導的事實上是一種“偽哲學”, 但國人都樂“偽”不疲,所以有學者說中國的歷史是一部瞞和騙的歷史,瞞騙過了兩千年,(57)語雖過激和刻薄,但也的確說到了中國歷史的虛偽處。
  其次,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政治烏托邦。政治哲學應該是對現實政治及可能將要出現的政治情況的設想和安排,無論從它的起源還是從它的實際用處看都 應該是“不能與實際政治或社會成為不相干之兩橛。”(58)而且“一種政治哲學之發生,常為一種實際的新政治新社會之先聲。”政治哲學家常被視為實際政治 的“先知先覺”,雖然“其所先知之出現,應不待其先知。”(59)但“禪讓傳說”卻完全倒過來了,它不但不是一種新政治新社會出現之先聲,甚至與實際的政 治或社會完全脫節,成為不相干之兩橛了。這也是中國政治哲學的特色處,坐書齋空談心性,從未能真正深入社會生活的實際深處,所以構造出來的只能是書齋中的 概念堆砌物,沒有真正的生活內容。所以在西方的政治學觀念看來,黑格爾說中國並沒有真正的哲學和歷史,是處於歷史之外的,雖令人不舒服,但良有以也。
  再次,這種“向後倒著看”的政治哲學觀,使得中國歷史對於中國實際政治進程而言只能越來越是個包袱,時代愈後,這種情況更甚。政治上趨於守成, 民族精神上由開放、進取逐漸趨於內斂、保守,在是很可奇怪的並大可深究的重大課題。唐以前的中國是較為開放的,那種宏大的漢唐氣魄,是在其後的中國歷朝都 是蹤跡難覓的。為什麼會如此,不能不說有這種歷史觀深入民族精神深處後的消極影響在其中的。積重難返,歷史頓挫,這是很令人扼腕的。
  及至近現代,民主、憲政成為世界政治文明的潮流,但我們中國在這期間都在幹什麼了呢?鴉片戰火,打開了中國緊閉的大門,同時也將中國推向了與世 界政治文明潮流結合的轉型期。但這期間卻發生了前已提及的清“禪”民國和民國“禪”袁世凱的事件,可見這種政治哲學觀念的餘毒遠未清除。百年可哀可慟者, 大亦,世變、事變激蕩中多少次走向憲政文明的良機痛失,百年轉型,迄今未能告成,在這轉型進入關鍵的時刻,理清這一纏繞國人久矣的政治哲學觀念,或許不會 是沒有意義的。
  憲政民主在現代社會也顯示出它的若干缺陷,存在著為勢力集團操縱的傾向,馬克思在《資本論》等著作中抨擊的並非全沒有道理的。但經過百多年的世 事滄桑後,有一點可以很明確,憲政民主的道路仍是最不壞的道路,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在實踐中對其加以完善,而非動輒革命,甚至革文化的命!憲政民主的真 正實現,用“禪讓”哲學——真正意義上的哲學理想化的“禪讓”來補救現代西方憲政的些許弊病,使其真正實現,那是我國古代“禪讓”政治哲學的真正實現,那 將是我先哲對當代世界的重要貢獻。
  質諸有道,以為然乎?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以西結:BC586耶路撒冷的陷落

 「以西結」這名字的意思是「上帝堅固」。
他是布西的兒子,出身在祭司家(結 1:3),是撒督的後裔,承襲亞倫之子以利亞撒的脈絡,屬祭司中的貴族,所以頗受當時猶大百姓和長老的尊重(結 8:1、14:1、20:1)。
  
以西結出生在公元前 621 年,正好是猶大王約西亞Josiah 640-609BC大事改革的第二年。
他既然出身祭司家,必然也能夠感受到整個國家靈性復興的喜樂。

約西亞王在位第31年,王在米吉多為法老尼哥所殺(代下 35:20-24),使一切的改革中斷。
以西結和眾祭司們一定感到非常失望和挫折。以後的國王再也沒有一個像約西亞王這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了。
  
約雅敬被法老尼哥立為王,取代百姓所立的約哈斯。
他回復瑪拿西時代的混合主義,背叛耶和華,又曾嚴酷地壓制先知對他的批判,將烏利亞處死。耶利米幸好有亞希甘的保護才逃過這一劫(耶 26:20-24)。

約雅敬王根本不把上帝藉先知所說的話放在心上,甚至還燒了耶利米所寫的書,導致耶利米預言約雅敬將招禍(耶 36:9-31)。

這種信仰與政治的對立,必然帶給年輕的以西結(公元前 603 年,約18歲)極大的影響。
耶利米的信息必定使他從心底感動,而對耶利米的奮鬥愈感共鳴。
  
巴比倫在公元前 605 年於迦基米施擊敗埃及之後勢力日增,對猶大造成極大的威脅。
猶大在強敵威脅之下,有時想臣服於其下,有時又想背叛。
事實上,猶大的命運已是岌岌可危。
約雅敬王在服事巴比倫三年之後背叛,引來巴比倫大軍,約雅敬王在戰亂中去世,他的兒子約雅斤繼位作王。
  
約雅斤在位三個月就出城投降巴比倫。
尼布甲尼撒王(bc605-562)進城掠奪聖殿、宮殿的財寶,又將王、官員、國中的上流領導階級、工藝技術人員都擄到巴比倫去。祭司以西結bc 597也在被擄的人中,他再也不能執行祭司的職務,可以說希望幾乎破滅。
  
以西結被擄時住在迦巴魯河邊的提勒亞畢tel aviv(結 1:1、3:15)。對年代日期交代得非常清楚
迦巴魯河是一條運河,從巴比倫北邊的幼發拉底河往東南流經尼普爾,到吾珥南方又和幼發拉底河會合,灌溉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間的肥沃平原。
被擄的猶大人在巴比倫有自己的組織和宗教自由,生活得還算不錯,只是心都寄掛在耶路撒冷(詩 137:1-6)。

  你想,和以西結一起被擄的人,當他們密切注意耶路撒冷局勢的發展時,最企盼的是什麼?在耶路撒冷有西底家王當政,有先知耶利米在苦苦勸戒百姓。
當時,不論是留在本國的,或是被擄的人,大家的心情都相當激動不穩。他們都不認為被擄是最終的結局,而以 為這只是短暫的,他們不久就可以返回祖國。有一些稱為先知的,也是這樣告訴百姓,說約雅斤王和被擄的人很快就會回到耶路撒冷(耶 28:1-17)。但耶利米寄信給被擄的人,勸他們娶妻生子,蓋房子,栽種農作物,準備長久居住在被擄之地(耶 29:1-7)。
當然,有人反對耶利米這種說法(耶 29:24-32)。
被擄的人一定感到十分混亂,不知該聽誰的。
以西結就是是在這樣的時候蒙召作先知。
他在被擄之地預言耶路撒冷要被毀,但又說上帝的心意不是要惡人滅亡,而是要他們悔改得平安(結 18:23、18:32、33:10-11),和耶利米的信息正好兩地相互呼應(耶 29:11)。
  
公元前 588 年由於有可能得到埃及的援助,西底家王和巴比倫公開決裂(結 17:15),結果引來巴比倫的大軍。
586 年耶路撒冷毀滅,聖殿燒燬,西底家和其家族被殘忍地處死,百姓2nd被擄。
  
設想有一天,我們所關心、所寄望的事物全泡湯了,你會有怎樣的感想?你會怎樣反應?
  
以西結在30歲bc591時蒙召作先知,當時他已被擄5年bc596(結 1:1-3)。
先知已婚,但妻子卻在耶路撒冷開始遭圍困的當天去世(結 24:1、15-18),上帝吩咐他不要悲哀哭泣,也不要辦喪事,因為這要作以色列百姓滅亡的預兆。
  
以西結被稱為人子,是上帝所立,作以色列百姓的守望者(結 3:16-21、33:7-9)。
他最後一次說預言在被擄後27年bc574(結 29:17-20),他作先知至少有22年之久。

---------------------------------------------------------------------
以西結的預言是很容易以主題事件和按照年代勾畫出來。
該段時期用主前586年(耶路撒冷的陷落)之前和之後來劃分。
第1-24章涵蓋了以西結在主前 586年之前的事奉,
第33-48章則代表了他在主前586年之後的事奉。

第25-32章(對外邦列國的宣講)乃將書中兩個主要部分連接起來。
----------------------------
以西結在猶大的約西亞王統治期間出生(約主前640-609)。
約西亞是瑪拿西王的孫,瑪拿西褻瀆的行為,招致神對猶大國的審判(王下二十一10-15)。

  雖然猶大國的政治情況已是千鈞一髮,但約西亞卻能帶領國家進行徹底的改革,而這個改革始於發現了「律法書」(王下二十二),時值以西結出生的那年(約 主前621)。百姓都除去偶像,回轉敬拜神,可是神對猶大的審判已不可逆轉(二十三26、27)。

約西亞竟誤將猶大變成別國所依的國家。當埃及的法老尼哥 經過猶大,約西亞覺得受威脅而支援那時不堪一擊的亞述國。
約西亞揮軍迎戰埃及的軍隊,可惜他的大軍無法抵擋埃及人,他亦終於戰死沙場(二十三29)。埃及 控制了猶大,法老尼哥立約雅敬管治耶路撒冷。

然而,埃及人的控制只是短暫的,因為在主前605年,埃及和亞述都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擊敗。
605 年,派遣王儲尼布甲尼撒進軍埃及的 勢力範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南國猶大約雅敬王原先受法老尼哥所保護,現在不得不 臣服於巴比倫。

巴比倫人接著向南面進迫耶路撒冷,並且第一次擄去猶大國的領袖,包括了先知但以理。
  
約雅敬獲准繼續管治猶大,成為尼布甲尼撒的附庸。
但他對待埃及的方法,招致皇帝的憤怒。
在巴比倫人正要插手處理猶大的情況時,約雅敬去世,他的兒子約雅斤接續王位。

巴比倫大軍抵達耶路撒冷城門,將約雅斤和數以千計的貴冑帶返巴比倫(王下二十四10-17)。
當時bc 597年約25歲的以西結,也在這些被擄的人中。

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尼布甲尼撒的臣僕、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來到耶路撒冷,
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連同各大戶家的房屋。
迦勒底的全軍,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

在以西結的著作中,象徵主義手法佔有重要的位置。
他那祭司的背景和裝備,可讓他以象徵性的行動和說話,來接收和傳遞神的說話。
第四和五章包含了4個象徵性 的行動:

(1)在一塊磚上描繪耶路撒冷被圍困(四1-3);
(2)以西結以側臥來代表以色列的罪孽(四4-8);

(3)以西結的食物和飲品,代表了耶路撒 冷在被圍困的最後日子中的悲哀和恐懼(四9-17);
(4)先知的頭髮被剃去,代表了耶路撒冷的命運(五1-4)。

  神向以西結解釋以色列的背道(五6、7),和祂對以色列的審判(五8-12),來進一步指示以西結。
審判將會持續,直至以色列人承認他們的主信實守約,向他們施行公義的審判(五13)。

第十九章是哀歌的形式,當中包含了兩個比喻。
第一個比喻描繪一隻母獅和牠兩隻小獅。
那隻母獅是約西亞王的妻子哈慕他(王下二十三31),她生了兩個兒子,就是約哈斯和西底家。
  約哈斯在以西結書十九章3、4節中,描述為一隻長大後被帶到埃及的小獅(主前508年,被法老尼哥帶往埃及;參王下二十三31-34)。西底家在10 年後繼承王位。在哀歌中,先知運用想象力,將小獅代表西底家,他最終成為背叛的統治者,而被帶到巴比倫(結十九7-9)。

第二個比喻的意象,轉為代表以色 列的葡萄樹(第10節)。
在以色列的早期,神以強而有力的統治者來賜福以色列,可是,當西底家輕率地帶領猶大步向末日,葡萄樹如今正在枯萎。以西結的哀歌 所強調的,是欠缺了登上王位的人選,以及葡萄樹缺少生命(十九13、14)。

========================
列舉十餘種之例,讓人明白領受其中極為豐富的涵意和教訓。

1 吃下書卷神吩咐以西結開口吃下書卷,象徵領會其中內容,融化於心中,乃是交托他所要傳的災禍信息。(結二83;啟十9)。

2 畫圍城圖神要以西結將耶路撒冷城畫在一塊磚上,又造台築壘,安營攻擊這城,使城被圍困,作為以色列全國的預兆。(結四1-3;王下廿四1011)。

3 側臥食餅以西結取麥、豆、米類為自己作餅,用牛糞燒烤,側臥而吃,象徵城困糧絕,痛苦饑荒將要臨到以色列人。(結四9-17)。

4 剃光鬍鬚喻以西結剃去鬍鬚頭髮,平分在城中焚燒,在四圍砍碎,及任風吹散。以示耶路撒冷之民要安置列邦,因行惡背律受罰而施行審判。(結五1-10)。

5 製造鎖煉神命以西結製造鎖煉,因罪遍地流血,城邑充滿強暴的事,被列國惡人佔據,沒有平安,災害毀滅臨近,以示被擄捆鎖之徵兆。(結七23-27)。

6 遷徒住處神吩咐以西結從所住之地移到別處,讓以色列悖逆之家揣摩思想,以示他們再次被擄出去的預兆。(結十二1-6)。

7 以灰塗牆喻指假先知用未泡透的灰抹牆,以示其預言虛假,誘惑百姓,謊言平安,必為神怒降罰,拆毀倒塌,他們亦在其中滅亡。(結十三8-16)。

8 焚葡萄樹喻葡萄樹不能結果子,亦無可取用之材,而被拋在火中焚燒。以示耶路撒冷荒蕪無用,卻要被火焚燒。(結十五1-8)。

9 被棄之嬰喻耶路撒冷,行可憎的事,如初生之嬰,不洗潔淨,無人憐恤,扔在田野,被人厭惡而棄絕。(結十六1-5)。

10 鷹與葡萄樹喻「有一雙大鷹」(伯卅九27-30,彌一16),乃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利巴嫩」,就是猶大的山城。「將香柏樹梢檸去」,乃是象徵把約雅斤王擄去(王下廿四11-16)。「叨到貿易之地」,意指帶到巴比倫之境內(結十六29)。「又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插在大水旁」,象徵又將西底家立在耶路撒冷為王(王下廿四17)。「就漸漸生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其枝子轉向那鷹」,乃指西底家在尼布甲尼撒王下要作一個順服的臣子。「又有一雙大鷹,」是指埃及法老王合弗拉(耶四四30)。「這葡萄樹,向這鷹灣過根來,」表示西底家王轉而依靠埃及王,因此他是背叛巴比倫王,而被擄去受刑死於巴比倫矣。(王下廿五1-7;耶卅九1-7)。以上的比喻多是屬於象徵性的預言,都已應驗了。(結十七3-21)。

11 植香柏樹喻「將香柏樹稍盡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高的山上」,乃指神在大衛家所要栽種的嫩枝,已經應驗於彌賽亞身上了。(結十七22-24,耶廿三56;卅三15)。

12 獅子陷阱喻指猶大諸王被描寫為獅子。其母獅就是指以色列族。第一個小獅子代表約哈斯王,登基三月後,被法老王尼哥所逮捕,於主前六八年被擄至埃及,(參王下廿三31—34)。第二個小獅子是指為約雅斤王,他在位三個月後,於主前五九七年被尼布甲尼撒王擄至巴比倫,(王下廿四8-16)。以上是比喻以色列家過去如母獅強大壯盛,以後已逐漸衰微而傾亡。(結十九1-9)。

13 葡萄樹枝喻葡萄樹,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其枝幹折斷,枯乾被燒毀。如指西底家王因背叛巴比倫王,而導致耶路撒冷被焚燒而傾毀。(結十九10-14;耶十七6-9;卅八17-23;王下廿五1-10)。

14 林木見焚神吩咐以西結「面向南方,向南滴下預言,」乃指向耶路撒冷(結廿一2),「我必使火在你中間著起,燒滅你中間的一切青樹和枯樹,」概指耶路撒冷無論義人惡人,凡有血氣的人(結廿一4),都要被火毀滅迨盡。(結廿45-49)。

15 二婦邪淫喻以阿荷拉Aholah為姐,指是撒瑪利亞,阿荷利巴Aholibah為妹,提是耶路撒冷。此二者與外邦亞述,埃及,巴比倫親近,背主崇偶,苟合淫亂,必受神的嚴懲,得罪惡的報應。(結廿三1-49;十六26-2946)。

16 積薪沸釜喻「將鍋放在柴火上,將肉塊聚在其中」,象徵耶路撒冷將受刑罰而毀滅。「長鏽的鍋」,象徵城中流血與淫亂的罪,必不被除掉。將肉塊一一從其中取出來,象徵城中的百姓被丟棄,顛沛流離,而被擄至巴比倫矣。(結廿四1-14)

17 妻死勿哀喻以先以西結所愛之妻死,勿為悲哀哭泣,來作預兆。向被擄的人說明,以色列家所誇耀與喜愛的耶路撒冷,必被褻瀆,遭受苦難,即臨毀滅,不暇悲傷。(結廿四15-24)。

18 枯骨複生喻以西結在異象中,向枯乾的骸骨復活,從墳墓中出來,進入以色列地。這些骸骨是指以色列全家,墳墓乃是他們所住的列國,以示他們在沮喪絕望中仍得復興。(結卅七1-14)。

19 二杖連接喻以兩根木杖連接為一。預表以色列和猶大兩國,他們被連接為一,以示二者聯合統一,複歸本土。(結廿七15-21)。
=====================
“四活物的異象”(一:4-14)。四活物的異象好比新約四福音,描寫耶穌基督四方面的身分。

  獅子:獅子的臉是馬太福音的描寫,預表基督是王。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的,是論及基督是猶太人的王,是彌賽亞,是大衛的子孫,以獅子作表徵,家譜從亞伯拉罕開始。


  牛:牛的臉是馬可福音的描寫,描寫基督是僕人,以牛作表徵。馬可福音是寫給羅馬人的。


  人:人的臉是路加福音的描寫,描寫基督是完全人。路加福音是寫給希臘人。希臘人追求人性的真善美,但在人類中沒能找到這樣的完美,路加就描述這位人子,惟有基督這人子才是完全人。


  鷹:約翰福音描寫基督是神,以鷹作表徵。鷹在鳥類中是飛得最高的,代表基督屬天的生命。祂的根源推到太初。約翰福音是寫給普天之下的基督徒,論基督乃是神的兒子,生命之主,創造之主。 

======================= 
巴比倫在亞述帝國統治之下,原為一省,但其領導者一直企求獨立,到拿布波拉 撒時終於成功。
  1. 拿布波拉撒(626-605 B.C.)拿布波拉撒領導巴比倫和亞述對抗,於公元前 626 年登上巴比倫王的寶座。612 年他聯合瑪代,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605 年,他又派遣王儲尼布甲尼撒進軍埃及的 勢力範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南國猶大約雅敬王原先受法老尼哥所保護,現在不得不 臣服於巴比倫。
  2. 尼布甲尼撒(605-562 B.C.)尼布甲尼撒於公元前 605 年父王突然駕崩時急忙回宮登基。之後他又數度西征 ,滅南國猶大。巴比倫在他的領導之下,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3. 亞維馬爾杜克(562-560 B.C.)他只統治兩年,曾善待猶大王約雅斤。
  4. 尼力里沙(560-556 B.C.)尼力里沙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弒亞維馬爾杜克,纂奪王位,他只作王四年就駕 崩,其幼子作王才幾個月就被殺。
  5. 拿波尼度(556-539 B.C.)拿波尼度奪得王位之後,由於未支持巴比倫瑪爾杜克神之宗教慶典及其他種種原 因,被迫於公元前 548 年把巴比倫城的統治權讓給伯沙撒,自己退居亞拉伯,但他 仍保有帝國。伯沙撒和拿波尼度可說是共同攝政。但公元前 539 年巴比倫被波斯王 古代所征服。

=======================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greater than all my sin;
How shall my tongue describe it, where shall its praise begin?
Taking away my burden, setting my spirit free,
For th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reaches m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reaching to all the lost,
By it I have been pardoned, saved to the uttermost;
Chains have been torn asunder, giving me liberty,
For th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reaches m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reaching the most defiled,
By its transforming power, making him God’s dear child.
Purchasing peace and heaven for all eternity;
And th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reaches me!
REFRAIN: Wonderful the matchless grace of Jesus,
Deeper than the mighty rolling sea;
Higher than the mountain, sparkling like a fountain,
All-sufficient grace for even me;
Broader than the scope of my transgressions,
Greater far than all my sin and shame;
O magnify the precious name of Jesus, praise His name!
—Haldor Lillenas (1885-1959)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the very title proclaims from the outset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stanza that this hymn by Haldor Lillenas is a hymn of grace. First introduced in 1918, this song has become a favorite across denominational lines in the Church today. Its upbeat, bouncy meter and somewhat unusual refrain, which splits into two parts, with the melody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bass/tenor and alto/soprano parts, endear the tune to many. However, as is often the case, the strong doctrinal message carried by the words of the hymn are often obscured in the enthusiasm for the music. In fact, the author himself, in his autobiography, cautions against distorting the words of the hymn by performing it at too rapid a tempo.1
Haldor Lillenas was born in Norway in 1855, but his family emigrated to America when he was a young child.2 He was trained at Deets Pacific Bible College in Los Angeles, and became a pastor in the Church of the Nazarene. He received his musical training through personal study and correspondence courses. Eventually, Lillenas would obtain more renown through his musical endeavors than through his pastoral ministry. In 1925, while pastor of the First Church of the Nazarene in Indianapolis, he founded the Lillenas Publishing Company, which was later purchased by the Nazarene Publishing House, and became its music division. Over his lifetime Lillenas wrote more than 4,000 hymn texts and tunes, many of which are still in use today both by the Nazarene and by other denominations.
While at first glance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may seem to be simply a general song of praise to God for His grace, several of its phrases make it clear that the author understands not just the term but the substance of the grace of God. In the first stanza and the chorus, the surpassing nature of God’s grace is set forth with the phrases "greater than all my sin" and "Broader than the scope of my transgressions, greater far than all my sin and shame" (Rom 5:20). It is grace, Lillenas proclaims, that takes away the burden of sin and liberates the captive soul.
In the second stanza, Lillenas demonstrate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of God’s grace. Not covering just a favored few, the grace of God reaches to "all the lost." People may choose to reject grace, but God extends the offer of salvation freely to all (Titus 2:11). Also in this stanza, and again in the chorus, the sufficiency of grace is described. Lillenas says he has been "saved to the uttermost" by an "all-sufficient grace." Lillenas’s view of salvation by grace is not one of meeting God halfway, with both parties contributing to the transaction (Titus 3:5; Eph 2:8). His words here indicate an understanding that when Christ completed His work on the cross, salvation was finished (John 19:30), leaving nothing for man to do but accept the gift of grace and be completely saved.
The third stanza touches on another hallmark of the doctrine of grace—that regardless of the magnitude of one’s sin, God’s grace is available and is sufficient for salvation even to "the most defiled." This is reminiscent of Fanny Crosby’s words in "To God be the Glory"3 when she wrote "The vilest offender who truly believes, that moment from Jesus a pardon receives."
The words of this third stanza may strike some as inconsistent with Lillenas’s Nazarene theology. While members of GES generally recognize that ultimate sanctification will occur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 in Heaven, Nazarene theology teaches a doctrine of "entire sanctification," in which the believer can and should obtain complete sanctification in this life.4 Connected to this doctrine is the Nazarene teaching that apostasy in the life of a believer can result in the loss of salvation. Thus, for the Nazarene, there is no true doctrine of eternal security, as promulgated by GES. This makes Lillenas’s words in the third stanza even more interesting, when he writes "Purchasing peace and heaven for all eternity," and even in the second stanza where he tells us that we have been "saved to the uttermost" (italics added). While these words may have meant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to Lillenas, they seem equally applicabl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God’s grace in salvation, sanctification, and security.
"Wonderful Grace of Jesus" combines doctrinal truth with a buoyant melody and serves as a good vehicle for teaching the doctrine of grace. It touches on the availability, sufficiency, and efficacy of the salvation offered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and so carries an appropriate message for believer and unbeliever alike. Though we should be aware that Lillenas’s own theology may not line up completely with that of most GES readers , his words do carry the Gospel of grace, making this hymn worthy of the category "Hymn of Grace."
 

聖潔教派glorious Freedom榮耀的釋放

榮耀的釋放

作者:李納斯Haldor Lillenas 1885 - 1959


1.      罪惡的鎖鍊,曾使我難當,我如同囚奴,掙扎枉然;
但我今得著奇妙的釋放,就是主耶穌打碎鎖鍊。
()  榮耀的釋放!奇妙的釋放!主耶穌是我榮耀救主。
我今已脫離罪惡的捆綁,從今到永遠不再痛苦。
2.
      脫離了肉體、邪情和私慾,脫離了嫉妒、忌恨、爭競,
脫離了世界、虛榮並美譽,脫離了一切無謂人生。
3.
      脫離了金錢閃耀的吸力,脫離了剛硬、雄心、己意,
脫離了律法字句的絆羈;希奇的釋放,哦,何希奇!


 李納斯(Haldor Lillenas )出生於18851119在挪威斯圖爾島,像當時許多斯堪地半島人一樣,全家人過著虔誠的宗教生活,童年隨父母移民來美,定居在俄勒根州。李納斯15歲時成為信義會的成員,但他沒有經歷過新生的奇蹟

年輕的李納斯為了學習英語,結交了一名老婦,她教他英語,也告訴他耶穌。這名婦女是一個積極的衛斯理神學/聖潔教派工人,直到在1906年,他參加便以利觀察團聖潔拯救任務,便將自己獻給主,成為一個20世紀最重要的福音讚美詩作家和出版商 
李納斯是拿撒勒人教會的牧師、作者、福音歌唱家、詩人、音樂出版商和多產的詩歌作者,他與女作曲家韋柏梅(Bertha Mae Wilson)結婚後,在拿撒勒人教會十分活躍,他們巡迴佈道並從事聖樂事工。估計他寫過4000讚美詩,其中最著名的是《耶穌恩典真奇妙》(Wonderful Grace of Jesus)被視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之循道/聖潔教派的詩歌作者和出版商。”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東斯拉夫的一個人名:羅斯

東斯拉夫人就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在古基輔羅斯時期俄羅斯為一歐洲的封建貴族制的小國家,分裂成許多小公國,在公元9~10世紀左右 的時候(相當於中國的中晚唐),東斯拉夫人當中的一個名為「羅斯(Русь,名稱由來眾說紛紜,其中說法之一是得名於羅斯河)」的部落請來了北歐日耳曼僱傭兵,憑藉使用鐵器的日耳曼僱傭兵的力量,掃平了其他還在使用青銅器的部落,統一了東斯拉夫。

根據古老部落的習俗,最強大的戰士可以封王——於是日耳曼僱傭兵(瓦良格人)的團長留裡克(Рюрик)就成為了羅斯人最早的第一任大公,留里克去世後,他的部將奧列格成為首領,率領部隊繼續南下,最後定都基輔(就是今日的烏克蘭首都),建立了基輔羅斯, 這就是最早的東斯拉夫人國家。

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關係,類似德國人、奧地利人同族同源的關係。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俄國的統治者原本是各地的「王公(князь)」,位於基輔的全羅斯統治者被成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沙皇(царь)一詞是來自於古拉丁文的caesar, 或者古希臘文καῖσαρ的俄文轉寫цезарь,簡化之後變成царь。意思是「凱撒」。

第一位自稱沙皇的是伊凡雷帝。 這個稱呼不僅僅是一個鞏固中央集權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民族概念和民族心的體現。這個說法的來源理論基礎是「莫斯科-第三羅馬」。

自始至終,羅馬帝國(第一羅馬),拜占庭帝國(第 二羅馬)都是地跨過歐亞非的多民族大帝國,而凝聚帝國國民意志、讓國民認同自己是同胞是一份子的精神理念,就是「我們都是羅馬人」的共同信仰。無論語言、 膚色和出身,只有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認同感,願意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的,就是羅馬人,就可以享有平等同樣的權利。在拜占庭帝國,無 論是希臘人,亞塞拜然人,埃及人還是衣索比亞人,只要有著共同的東正教信仰,接納這個大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是「羅馬人」。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姪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Софья Палеолог)公主輾轉到了莫斯科嫁給了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雷帝的祖父),從而帶去了象徵拜占庭帝國榮耀的雙頭鷹國徽。之後在她的影響下伊凡三世繼承了羅馬人的理念,開始宣揚「莫斯科-第三羅馬」 「第三羅馬」是一個精神價值觀概念。

簡單而言,是繼承羅馬帝國包容多民族的原則海納百川吸收各個不同民族的人共存。只要是同樣的東正教信 仰、效忠沙皇忠於和祖國、自認為是俄羅斯大民族的一份子,就被承認為社會中的同胞。而這個人本身的膚色、語言、出身是完全沒有影響的。就像羅馬帝國、拜占 庭帝國時期,所有人都被稱為「羅馬人」,而語言則可以使用拉丁文、希臘文、埃及文、波斯文等。 這個就是「第三羅馬」概念的精髓--包容不同,統一信仰。這與當時強調民族純粹性的國家和血統性傳位王朝的歐洲截然不同。俄國有190多個民族,俄羅斯人 的概念不是一個血統的概念,而是一個精神、文化和信仰的概念。與國籍和民族概念不分的法國和單純以血統定民族的德國、日本不同,俄國人的概念不只是民族血 統上的俄羅斯人,更是接受了俄國文化和語言、有著俄國人這樣自我認知的大民族概念。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凝聚俄羅斯民族的不是血液,而是信仰」。

彼得大帝在1721年時改稱自己為皇帝,並且宣布自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之後的統治者也一直延用這個名稱,在日俄戰爭之後俄羅斯帝國進行了民主改革有了自己的國家杜馬和國會,但此時沙皇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沙皇制度被推翻為止。

之後俄羅斯西化民主派的俄國臨時政府克倫斯基上台,皇帝的權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兩項規定所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體制。教宗保羅一世認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須是東正教教會的成員之一,而且必須要遵守繼承權法(Pauline Laws)的規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況就改變了,皇帝自願限制他的立法權力。他認為在沒有經過國家杜馬(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無法通過成為法律。雖然在1906年4月28日時出現了與上述道德責任相關的法律,並且和組織法一起擴增,但同時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瑪的權利,並且他也行使了這項權利。

歷史

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拜占庭帝國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後則指金帳汗國大汗
在15世紀,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鄂圖曼帝國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及其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時期,大公的稱號顯得不夠大,於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尼古拉二世
190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頭銜全稱為:「蒙上帝恩典,全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的皇帝(Imperator)和獨裁者Autokrator),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蘭沙皇,西伯利亞沙皇,陶立克克森尼索沙皇,喬治亞沙皇,普斯科夫的領主,兼斯摩棱斯克立陶宛、 沃里尼亞、波多利亞和芬蘭大公;愛沙尼亞、立窩尼亞、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薩莫吉希亞、別洛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維爾、尤格拉、彼爾姆、維亞特卡、保加爾 以及其他區域的王公;下諾夫哥羅德的領主和大公,切爾尼戈夫、梁贊、波洛茨克、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爾、別洛焦爾、烏多利亞、奧勃多利亞、孔迪亞、維捷布 斯克、姆斯齊斯拉夫國君和所有北部區域的君主;伊弗里亞、卡塔林尼亞、卡巴爾德尼亞土地和亞美尼亞區域的君主;切爾卡斯亞和山地王公及其他的世襲領主和統治者;突厥斯坦的君主;挪威王位繼承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施托爾曼、迪特馬爾申和奧爾登堡公爵,等等,等等,等等。」

此外,保加利亞早期的皇帝和20世紀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Vespasian and 偉大拉比: 約哈南•本•撒 該Zakkai;希律聖殿

耶穌在橄欖山上的預言
聖殿也將被拆毀……
13:1-2  公元前20年,耶穌出生前十五年左右,希律開始重建聖殿。聖殿自以斯拉時代重建(參拉6:14-15),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了。希律使聖殿成為耶路撒冷最壯麗的建築物之一,並不是為了榮耀神,而是為了安撫所統治的猶太人。這項宏偉的建築工程到公元64年才完成。耶穌預言聖殿將被徹底拆毀。到公元70年,這個預言應驗了,羅馬人把聖殿和耶路撒冷毀滅殆盡。
耶穌在橄欖山說末後的預言,莫非這山有特別的意義?
13:3-4  橄欖山位於耶路撒冷東面,站在山坡上可以看到城內的情況,也可望到聖殿。彌賽亞回來時,正是要站在這山上(參亞14:1-4)。
如果你知道未後的事情,你會如何過目前的日子?
13:3-31  門徒問聖殿將何時被毀,耶穌便向他們預言聖殿被毀的情景,到時還將發生甚麼事,及末日祂再來審判世人的情形。耶穌沒有按時序預言快將發生的事和末後的事。公元70年,有些門徒親眼看到耶路撒冷被毀,這使他們確信耶穌所預言的每一件事都必發生。
  耶穌告訴門徒將來要發生的事,預先警告他們,好叫他們可以學習現在好好地生活。耶穌在這段經文中所說的預言,有許多仍未應驗,目的不是要我們猜想這些事情會在甚麼時候發生,而是要幫助我們在靈命上保持警覺,隨時作好準備,等候祂回來。


面對公元70年耶路撒冷和民族有滅亡之災時,
猶太傳統談到偉大拉比約哈南•本•紮凱Johanan ben Zakkai(A.D. 30-90)的一個典故。

【名拉比Hillel的學生】
相傳西元68年,耶路撒冷陷於羅馬軍團的重重圍困之中,城內的猶太人危在旦夕。當時,在對待羅馬人 的態度上,猶太人內部分裂成兩派:
一派是主張非暴力解決的鴿派,
另一派是主張以暴力抗爭的鷹派。
約哈南所屬的鴿派被鷹派關押在耶路撒冷的一個城堡中,行動 受到了極為嚴格的限制。

約哈南先假裝生病,不久,就傳出了約哈南的死訊。把這拉比的遺體裝進棺材,以下葬為名,逃出了鷹派的監視。

羅馬守兵想要以刀刺入棺材來驗屍,約哈南的弟子們紛紛跪下求情。
最後來到了羅馬統帥部的所在地。
約哈南正視著司令官 Vespasian的眼睛,十分認真地說:“我對將軍閣下懷著和羅馬皇帝一樣的敬意。” “閣下一定會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的。”
Vespasian was Roman Emperor from AD 69 to AD 79.
Vespasian founded the Flavian dynasty that ruled the Empire for 27 years.
Vespasian was from an equestrian family that rose into the senatorial rank under the Julio–Claudian emperors.

約哈南說:“我只有一個願望請你幫忙實現:給我留下一個能容約10+個拉比的學院,並承諾永遠不要破壞它。”
Vespasian同意考慮約哈南提出的要求,並說如果他的預言能夠成真,就會實現他保存學校的願望。
西元69年,Vespasian帝位被元老院認可。Vespasian登上皇帝寶座之後,為了感謝約哈南拉比的預言,最終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當羅馬軍隊血洗耶路撒冷城時,他果然發出了一道命令,要求只留下一所小小的學校。

這樣約哈南拉比在沿海平原小鎮亞布內Yavne/Jamnia建立的聖經學院得以倖存。後來這學校成為近代 猶太教的復興搖籃。

Rabbi Yohanan ben Zakkai relocated to the city of Yavne/Jamnia, where he received permission from the Romans to found a school of Halakha (Jewish law). Zakkai's school became a major source for the later Mishna, which records the work of the Tannaim, and a wellspring of Rabbinic Judaism.

約哈南考慮的並不僅僅是幾十位老年智者的生命,而是更要發揚他們所代表的猶太人熱愛學習的精神傳統。
除了良好的家庭氛圍外,猶太人還很重視學校環境。
猶太 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學校建設,是基於他們的文化傳統,基於他們對學校教育的不同尋常、高於一切的認識。猶太拉比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更是維護民 族共同體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維護其民族身份,發揚猶太民族的精神。這一觀念如果用西元1世紀的這位猶太拉比約哈南• 本•撒 該的話來表述,就是:『只要學校在,民族就不會滅亡。』
==================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
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
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屋大維Octavius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

羅馬帝國皇帝有三個稱號(大將軍、凱撒、奧古斯都),
德語中只繼承了「Kaisar、凱撒」為「皇帝」的意義。

屋大維的時代,羅馬的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英文 Prince of the Senate、First Man of the Senate)是為元老院的領導人,他是會議的主持者與對外的代表。
大祭師(Pontifex Maximus,英文 High Priest)是國家祭典的最高祭師。
執政官(Consular Imperium、Imperius Maius)是羅馬本國的行政首長與行省長官的上司。護民官(Trinuina Potestas)則代表公民階層,有權對於任何行政機關的議案提出否決權
但一直到了四世紀,前述的羅馬政制設計大多名存實亡,帝國的權力幾乎全都掌握在皇帝/奧古斯都的手中。

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200年)、中期帝國(200年395年)和後期帝國〔395年1204年/1453年〕三個階段。

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

儒略-克勞狄王朝建立者屋大維,其在結束羅馬共和末期的混亂後,受羅馬元老院尊號「奧古斯都」,因為其崇高的地位遂得以自行指定繼承人,因而正式開創了羅馬帝國,結束了羅馬共和,因此屋大維Octavius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而其與其家族中成為羅馬皇帝的後繼者,受後世史家認為是羅馬第一個王朝。

羅馬人盛行養子繼承,每任皇帝間並不一定有直接血緣相關,例如屋大維Octavius與其繼承者提比略Tiberius就無血緣,而之所以會被認定為同一王朝,乃是因為其姻親關係與收養養子,形成同一家族,因此被認定為同一王朝,與中國一家一姓的概念是大相逕庭的。

前27年-14年 Augustus奧古斯都(屋大維)Gaius Octavius Thurinus
14年-37年 Tiberius提比略
37年-41年 Caligula卡里古拉
41年-54年 Claudius克勞狄烏斯
54年-68年 Nero尼祿

西元68年,羅馬帝國暴君尼祿Nero被推翻後,羅馬局勢陷入混亂,單單在西元69年的1年當中,就更換了4位皇帝(史稱四帝之年) 四帝之年(Year of the Four Empires)是指罗马帝国前期,公元69年这一年中出现了四位罗马皇帝。四位皇帝分别是伽尔巴(Galba)、奥托(Otho)、维特里乌斯 (Vitellius)和韦帕芗(Vespasian)。,最後由軍人Vespasian擊敗各方勢力,登上帝位。

弗拉維王朝 Flavian dynasty(69年-96年),上接四帝內亂期,下啟安敦尼王朝,王朝由Vespasian開創,結束於圖密善,共計三位皇帝。弗拉維王朝的君主與奧古斯都並沒有血緣關係,但由於羅馬歷經了一連串的混亂與動盪,韋帕薌上台後積極與元老院合作,改革內政,重建了當時混亂的經濟秩序,所以受到當時百姓熱烈的擁戴與歡迎。西元79年韋帕薌死後,其子提圖斯繼任為皇帝,施政亦寬大和諧,尊重人民財產,死後被元老院冠上「神聖的提圖斯(Divius Titus)」的封號。


安敦尼王朝計有六位皇帝:
  • 涅爾瓦(Nerva,96年—98年)
  • 圖拉真(Trajan,98年—117年),外號「勇帝」,元老院贈予「最高第一公民」稱號。
  • 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
  • 安東尼(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又譯安托奈納斯·派厄斯、安托尼烏斯·披烏斯、安敦寧·畢尤)
  • 奧理略(Marcus Aurelius,161年—180年,又譯馬可·奧勒留或馬可·奧里略),為斯多噶學派大師,外號「哲學家皇帝」,著有《沉思錄》。
  • 康茂德(180年-192年),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的兒子,他殘暴的統治使羅馬帝國衰落。
前五位被稱為「五賢帝」,五人先後相繼,令得八十多年間政治清明,與之前一百年的腥風血雨成很大的對比。

中期帝國

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東西分治和四帝共治,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到狄奧多西一世時成為最後一個統治整個帝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