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管理潛在危機,墨菲,帕金森,彼得,

事業管理有三大定律醒我們留意潛在危機。

墨菲得出的慘痛教訓,名留青史:如果某項工作有很多執行方法,其中有一項將導致意外,那麼總會有人用這種方法做事。

避免墨菲定律,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的準備更多緩衝的餘裕。以波音飛機來說,配備兩顆、甚至多達4顆的引擎,飛行途中單一、兩個引擎失效,還是能夠靠著其他引擎動力,安全降落。

對於組織的經營者來說,莫菲定律提醒了我們,隨時做好準備。既然意外難以預料(不然就不叫"意外"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有更多餘裕,讓意外造成的損失不至於難以承受。
-----
帕金森定律: 無論組織裡的工作量是增減、或消失,雇員數量都受到帕金森定律的支配而增長!

這可不只是我們以前常說的劣幣逐良幣,而是劣幣會找劣幣進來。由於工作效率不彰,劣幣們得找更多人手來幫忙,他們找誰呢,當然是劣幣!以避免危及自己的工作權力。日子久了,組織冗員一大堆,難免步上衰亡一途。

通常,這種現象不會發生在積極進取、工作使命強烈的組織。而顯著的發生在大型、安逸、沒有明確使命感 (或許過去曾有過,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 的組織。我們也常常可以觀察到,很多企業在蓋了華麗的企業總部、或是經營者頻頻登上雜誌封面,誇耀他的工作成果,這時候得小心了,組織已經把注意力放在表面上,通常離衰敗也不遠了。比方白金漢宮、凡爾賽宮、克萊斯勒大樓……蓋好之後,好光景也就告一段落了。

組織似乎天生就有不斷膨脹的傾向,直到無法支撐。這是因為組織有追求成長的天性,卻常一不小心就變相為肥胖。帕金森定律讓我們警惕,用人惟才,因為真正的人才能引進更多資源(人才、知識、資本),也能節省許多資源的浪費(比方說,珍貴的時間資源),

這樣一來,組織的經營者不會光在"把事情做對“就耗上大量心力,而能把精力用在"做對的事情“上。


 -----
優秀的技術人員,由於非常資深,技術到位,被拔擢為管理職。上任之後他的團隊表現卻接連出包……

工程師工作收入固定,他妥善配置這些薪資,尚稱穩健。隨著公司配股分紅、錢財來得非常迅速,突然之間他發現自己無法好好管控自己的開銷……

上述這些現象,稱之為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